fbpx
Home 平常相遇當月作家 【當月作家】勞勞碌碌在雲壤之間,專訪陳淑瑤:對沒有個性的人,我永遠感興趣

【當月作家】勞勞碌碌在雲壤之間,專訪陳淑瑤:對沒有個性的人,我永遠感興趣

by 陳柏言
攝影|小路

雲山》裡有一棟樓,一座山。我想起柯慶明老師早年談過的「亭臺樓閣」,山水詩的遊觀。作為人工建物的「樓」,提供人們站在不同視角,不同位置,甚至不同感性,觀臨自然的方法。比起走進山林,《雲山》和自然的關係是曖昧的。小說家著墨的是「霧失樓臺」,是幻覺和間距;虛與實的交錯,彷彿那人物的感嘆:「像是山,終究不是山啊!」見山又是山,故事本身是日常,甚至可說「很接地氣」:一對相互依偎的母女,以及他們的親朋與芳鄰。小說展示的是生命圖景,日常瑣細,而不只是抽象化的文學象徵。人物擁有各自的病與眉角,甚至沒有高明一點的缺陷。他們營構的是一組平庸受困,卻又閃爍微光的生活世界。

最喜歡的山的樣子

Q 《雲山》第二十七節提到:「書上老是寫雲浮出山頭,今天看見的是山浮出雲頭,雲好像把山分離了,告訴自己這是我最喜歡的山的樣子!」(P.207)這是小說中對書名「雲山」最直接的談述。能否請您就這一段談一談,並分享為何把小說命名《雲山》?
 小說裡有確切的幾座山的名字,但是筆下的這座山卻沒有名字。如果硬是要問,它就叫雲山,如雲之山。山相對於水是固定不動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山上大地工程處的人不斷的得修補大大小小的崩壞,山下的人則忙於應付著各種人生的崩壞。

Q 上一本短篇小說《塗雲記》,和這部《雲山》都用了「雲」的意象,也皆寫都市的故事。此間是否有什麼承繼或連結?
 天空沒有雲那就太寂寞了,好像一張白紙沒有文字。我在澎湖最愛看的不是海,是天空,一大片天空,沒有高樓大廈遮蔽,有時我媽在樓下叫我吃飯,我遲遲沒有下去,就是捨不得不看傍晚的雲影,那只是二樓而已。所以城市向上發展的高樓,照理是離天空浮雲更近一些,倚天塗雲。

Q 這是您創作生涯中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歷時約莫十年。在這十年裡,您亦寫了散文和短篇小說。這段時間,是否提供您不同於《流水帳》思考「長篇」的方式?能否就創作時的狀態(包括寫作和生活)略作分享?

 因為十年這一個整數,我想和《雲山》作一個了結,這也成一個動力。這十年有很大的不同,就生命階梯而言,我開始往下走了。下降之路比上升更加艱難。十年後再想起《流水帳》觸動我的並不是那些小孩子的青春記憶,而是老一輩人處世營生的煩憂,那個阿嬤因為死了一隻母豬傷心流淚;在起大霧的清明夜半她邊照看新生的豬仔邊擔心返鄉掃墓的兒時童伴照海未歸。這十年她們這一輩的人已經全數退場了,這十年要說改變最大的應該是人跟人之間的距離,雲端上的網路成了保存記憶和關係最有效的方式。這兩部作品最大的不同也是在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攝影|小路

正常人,平常人,本份人

Q 從小說開頭,讀者知道《雲山》分四十九節,且每一節都有題目,大抵和該節的關鍵意象、詞彙有關。但是,為什麼在小說正文未加以標明(不同於《流水帳》),如此編排是否有何考量?
 我不希望讀者受題目的影響、引導,將它視為一個主題,就當作一個註記好了,在回過頭翻看標題時,正好讓疲勞的眼睛休息一下。並且我和編輯討論出這樣一個呈現方式,不標頁數,七個一列,成一個陣仗。在寫作過程中一直有這一列標題,有的下面寫著紙本媒體和日期,表示已經刊登過了,這樣看起來好像燈謎有解,也滿鼓舞的。

Q 大樓的故事,讓我想到陳雪的長篇《摩天大樓》或前陣子剛完結的日劇《輪到你了》。這類寫大樓住戶的故事(劉乃慈老師提到的「弱連結」),似乎很容易走向戲劇化的類型故事,但你在卻在《雲山》中極力避免了,甚至「不給讀者一點甜頭」。因此,有學者即認為,這是一部「很純」的文學小說。你會怎麼看待所謂「純文學」一事?又或者,什麼是「小說」?
 說起樓,我在台北市最懷念的是住過一間有庭院庭樹的老房子,在山腳下,十分接地氣,在我寫作的萌芽期非常有幫助。公寓我也住過,後來安搬到現在住的大樓,地震搖起來很可怕,在老房子時九二一地震我都沒被搖醒,高樓的風也很可怕,可以說是附近的山徑、大片的樹木減輕了許多擔心。大樓的人際連結在電梯,短短幾秒就可以略見一個人的樣子,在公寓裡忙著爬樓梯,比較不尷尬。

Q 《雲山》著意描寫的絕非戲劇化的情節,而是其中人物的關係(我很喜歡童偉格談的「將上述一切人際,擲回一個本就紛錯多險、陌異可期的尋常人世中重觀」)。故事的中心是楊吉永(以及楊母),而死去的姊姊言永和父親,也成為缺席的在場者。為何會選定這樣一個小家庭為核心?
 我所描寫的人幾乎都是正常人,平常人,本份人,或者被說成沒有個性的人,無聊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內也是,來自正常的家庭,經營正常的關係,沒有大風大浪,不要風風火火,也不追求過高的人生目標,捷運車廂裡大部分人都屬這類,一點兒戲劇性的事就可能讓他興高采烈,或者惶惶不安,對這類人我永遠感興趣。

攝影|小路
雲山》,陳淑瑤,印刻出版

睽違十年,陳淑瑤的第二部長篇《雲山》終於登場。書寫長照主題和危疑情感,不黏滯,不哀傷。作者惜取的,是天光雲影,季節流轉,是不斷復返的山徑。「裡面記的盡是山」,山川不語,卻吸引著人們涉身其間猶如人間犯險。

死亡成為一種日常

Q 死亡的陰影自始籠罩著整個故事。其中又岔出如上山吊死的作家、青年、死貓、死鼠等等。但您選擇的方式,並非濃墨處理,反而死亡也成為一種日常。能否請您談談這部小說中的「死」?
 死亡的對照是無常,「無常大鬼,不期而到」,楊父老病而逝的過程全家團圓同心協力,但楊家長女言永的死對他們而言一直是一個未完成,那個夜晚楊母得知死訊黯然神傷。母女倆談到了言永,吉永告訴母親在那趟意外的旅程,姊姊認識了一個男孩子,他捎來明信片表白,姊姊還有愛上其他人的可能。所以,有人說,使用記憶就會改變記憶,也是延續生命吧。

Q 除了主要人物之外,我在再次重讀時,特別留意那些支線人物,實在很活靈活現。尤其是一些男性人物,能否請你多談談那個「永哥的小弟」、「施烈桑」,還有「U 先生」?包括他們的塑造,以及對於「對話」的觀察?
 包括山路上的寫字狂,也是男性,「男六劃」,一種神祕的寫作提示,尤其是像永哥的小弟、U先生這兩個偶然結識的人,我也沒預料到後來他們能在場子裡傳球助攻。

 

◆  完整文章請見《聯合文學》422期

💟 新海誠純愛五十音422期💟

♡ 純愛拼音|在五十音裡呼喊新海誠
♡ 純愛直擊|專訪小說《天氣之子》責編
♡ 純愛脈絡|追尋日語詩歌《萬葉集》
♡ 純愛蛻變|樋口一葉、川端康成的青春幻夢
♡ 純愛穿越|細田守VS.新海誠
♡ 純愛信仰|動畫如何測量心痛的距離?
♡ 純愛劇透|岩井俊二+野島伸司的影像思考
♡ 純愛特盛|必看日本漫畫 Best 11
♡ 純愛移植|從日漫《天使心》到台漫《傾國怨伶》
♡ 純愛文本|台灣純愛小說群像

✦。✦。✦。✦。✦。✦。✦。✦。✦。✦。✦。✦

🎀 博客來陽菜版https://linkingunitas.com/pre422-1
🎀 博客來帆高版https://linkingunitas.com/pre422-3
🎀 聯經https://linkingunitas.com/422-2
🎀 誠品https://linkingunitas.com/422-3

採訪撰文|陳柏言
一九九一年生,高雄鳳山人,台大中文所博士班在讀。曾獲二○一三年第三十五屆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首獎。出版小說集《夕瀑雨》、《球形祖母》。

攝影|小路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