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
previous post
【新人新書】黑狗兄的新鄉土 讀陳延禎詩集《南迴》
next post
第一則筆記,來自一位作家的演講:「靈感不會自己掉下來,就算它會,你也得走很遠的路,才能抵達它落下的地方」。
第二則筆記,來自認知科學哲學家 Andy Clark 的 Supersizing the Mind:如果要接住高飛球,人體的自然反應不是先在原地預想球的落點後才跑過去,而是必須跟著球一起跑,才能找到接球的最佳解——讓自己和球落下的軌跡形成一直線。
綜合這兩則筆記,我猜測,人和靈感之間,並不是「在哪裡」或者「做什麼」會比較「有靈感」,而是:如何和靈感高飛球形成直線關係,才能在它落下的地方接住它。
近一年來,我實驗的方式是規律運動。並不是說心思枯竭時去運動就會有靈感;正好相反,運動時,因為專注於肢體的操縱,我幾乎不思考任何肢體以外的事情。那是我和靈感最遠的距離:它在拋物線頂端,而我在地面衝刺。運動之後,我會擁有一段專注的心力,能投注在書寫或書寫的準備之上。那時候,靈感開始從拋物線頂端降落,而我能在身體活動之後,繼續以心智跑動。
最後,就是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此刻——讓靈感直線落入 Word 介面的白手套中。靈感不是抽象神祕之物,而是「組構經驗的方法」。同時活動身心靈之後,在這一篇我嘗試的組構方法是把兩個小筆記組合在一起。如果靈感藏在角落裡,那麼我猜應該是藏在全身每一處的能量迴路之中。藉由運動,我才得以串連這些迴路,將不可見的能量輸出為可被閱讀的資訊。
文|林新惠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著有小說集《瑕疵人型》。碩士論文《拼裝主體:台灣當代小說的賽伯格閱讀》獲台灣文學館年度傑出碩士論文獎。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曾任《聯合文學》雜誌編輯。研究主攻科技人文、生態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