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新鮮推薦當月精選 【當月精選】疫情下的人性與溫柔─林立青談萬華社福救助

【當月精選】疫情下的人性與溫柔─林立青談萬華社福救助

by 張純昌

自從五月多台灣宣布三級警戒,萬華成為全國防疫焦點開始,林立青大概是全國最受矚目的作家,沒有之一。他的臉書個人頁面有九萬多人追蹤,每則貼文動輒數千人分享按讚,這段時間他每天介紹參與物資募集與運送的心路歷程,還有種種萬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出現在他頁面上的最強里長方荷生、芒草心、人生百味、含羞草、小紅帽、涼粉伯……我們看見 NGO 的眾志成城,知道如何參與無家者、弱勢族群的援助行列。他說,他寫的文字都是極具目的性的,就是幫助人們,為萬華加油。

著有《做工的人》、《如此人生》。《做工的人》榮獲多項大獎,並在二〇二〇年被改編成電視影集,於 HBO 頻道首播。喜愛小浣熊拉斯卡爾、蒐集得偉牌電動工具。五月台灣疫情延燒,萬華確診暴增後,致力於萬華弱勢族群的物資勸募與社福機構串連。

作家的特殊位置

當萬華的情況動見觀瞻,而萬華在地的社福團體又因疫情無法執行往常的行動時,林立青提及自己的特殊位置與能做的:寫字、呼籲。疫情急遽升溫,NGO 都面臨同樣的困境:急難時刻因法律規定,NGO 是無法公開募款的,而無家者等面向更容易被忽視。但因為林立青沒拿 NGO 薪水,向外募款就沒有利益迴避的問題。

一開始是為了扭轉大眾對萬華的污名印象,他寫了一篇文章扭轉大家對萬華及無家者的印象,並列出物資需求表,想不到效果很好,因此更投入的寫文章、串連。他就是個自媒體,原本就常幫忙勸募的林立青提到一個原則,「募款、募物資、做志工」,最好一起進行(雖然疫情期間做志工較難實行),幫忙捐錢可能很快就停了,但如果直接送物資到現場,就會關心要送去哪裡、什麼還不夠,行動的力量與意願就會被放大,參與的動力會互相牽引。

默默支持萬華的一群人

在這種種行動之中,林立青曾提到深耕多年無家者議題的人物張獻忠,並稱他為「施乾再世」。施乾是一九二三年創辦愛愛寮的人,幫助了許多無家者,而在街友口中張獻忠就是他的轉世。

張獻忠是「芒草心」的創會理事長,二○○三年開始到萬華從事街友服務工作,張獻忠可以與學者官員共同擬成法案,知道資源在哪,卻又不曾想要從無家者身上獲得任何名聲利益,當成天職在做,所以大家都需要他的智慧。他創辦芒草心協會,培訓街友成為導覽員,一方面顛覆污名,也讓街友重新接受文化教育,從根本改善他們的內在與處境。前陣子張獻忠改變方向,舉辦「行者無疆」活動,帶身障者去旅遊、看極光,疫情期間又回來了。張獻忠這次想投入更大的力量,建街友的洗澡間、大客廳、街友網吧,還有很多事可以做。

另一個傳奇人物方荷生里長,一開始是看到社區的老人們生活品質太差,開始送食物給老人,不小心送得太好還獲得政府補助,因為政府無法做得像方荷生那麼好;後來方荷生建立食物銀行,讓街友能獲得自己真正需要的物資。他的視野持續擴大,請弱勢家庭小孩吃午餐、晚餐,更不用說後來又開了咖啡廳、書店、圖書館等等豐功偉業。

林立青自認比不上方里長,當他很開心一個月募了一萬七千個麵包,方荷生這個月募了一萬七千公斤的麵包……。因此林立青常說,在疫情期間的努力,有更多人比他有資格發言,例如方荷生和張獻忠,還有羅紹和和尤瑞豐……而談組織應該讓組織本身說話,他提到小紅帽、群眾協會、蒲公英、浪人食堂、台北市娛樂公關經濟工會、逆風劇團、實踐協會、紅心字會……。那麼多的人與臉孔,這讓林立青在其中像是個有機的個人,在一整個萬華社福整體之中,每個人都扮演無可取代但又互相幫助的角色。

林立青帶來的露營推車,是超適合 NGO 的神器,讓社工發送物資能像空服員一樣優雅。

唯一的書寫倫理:不能背叛被書寫者

在這波行動之中,林立青對自己的身份極有自覺,那就是「跨越」。他可以幫忙不同組織,協助溝通與聯繫,他的複雜身份位置,「只有文學可以包容這些。」他的文章都具有目的性,他要告訴大家這些店家、組織在做什麼。文字讓他能夠表達許多事,但他說,最重要的寫作倫理只有一條,「不能違背我的書寫者。」他可以誇大,可以說張獻忠是施乾轉世,但他所做的一切,必須是站在他所書寫者的立場去發聲的。他們彼此的連結越是緊密,林立青所能做的事情,所能製造的聲量與發揮的力量就更加強大。

那麼文學呢?文學本身具有什麼力量嗎?林立青說出他的想法,或說願望,他希望疫情之下可以看見可愛的事。篇幅不要太長,惶惶的人心想看到浮光片影,越接近人越好,像是攤商的溫柔,家人之間的樂趣。文學雖可以看到人性的複雜,但那可能是疫情結束後的事,現在大家需要的是喜悅、寬敏,轉移這些煩悶的痛苦。

林立青認為,身為能創造出文字的人,有些角落只有作家進得去,文學可以比任何媒體更霸道、更細膩、更抓得住細節。他說,像我們這些敲鍵盤的笨蛋就要搞笑一下,就希望寫一些溫暖的快樂。

採訪當日,運送完剛離開小紅帽辦公室的林立青。

採訪撰文|張純昌
一九八七年生,新莊人,是編輯,也是台文所博士生。

攝影|安比

■ 2021八月號|442期  ■

2020—2021 疫時空文學目擊

疫情警戒降級但仍未明朗的此刻,書籍出版屢受衝擊,文學如何走下去也陪伴讀者?我們看見努力堅持互助的人們,也看見獨自在家的你,過得好嗎?還抱著希望嗎?戴著口罩,我們能否閱讀彼此的面容?本期專題直擊在社會第一線現場努力的作家、社工,採訪國內外出版業與書店的應對措施與心路歷程,記下尋常與不尋常的生活點滴,看不同媒體如何守護讀者的心靈,獻上我們的一份微小心力,大家一起平安,一起加油。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