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post
乍看書名,立刻想起美國五〇年代科幻恐怖片經典《The Flying Saucer》(1950)──幽浮正是一只飛碟。不過,銀幕上外星飛碟來襲,冠以科幻恐怖之名,其實反映了冷戰時代美國人的麥卡錫主義集體焦慮。
《小吃碗上外太空》也是。說是「小吃碗上外太空」,其實根本是「乘小吃碗遊寶島」;吃在碗裡,意在碗外。升空之前,小吃碗竟先載著食客和讀者迂迴繞道「遊台灣」。
序章是清輝窯小吃碗在戰後陶瓷重鎮鶯歌的胼手胝足發跡史,結語是八〇年代清輝窯轉進精密科技工業的軫域,航太、國防、3C產業──從電子元件散熱片,到貼滿了火箭外殼的耐高溫陶瓷片。這樣的首尾二章,彷彿「上下括弧」或「碗蓋」與「碗公」,盛裝了台灣從北到南令人食指大動的老字號小吃──而且迄今仍以清輝窯小吃碗上菜。
然而,本書絕非觀光饕客美食導覽,甚至異於當代飲食書寫散文:此書以小吃寫大歷史,而且是勞動小民的大歷史。
從艋舺開港、昭和遊廓、女給珈琲屋、到寶斗里與華西街;神明夜巡、人客暗訪,都要喝一碗「萬華阿猜嬤甜湯」。「八棟甜湯」則見證了南機場公寓從「包浩斯」到「九龍城寨」的變遷:七〇年代都市計畫摩登公寓成為當代廢墟派網美打卡拍照的熱點。「後車頭蔡記岡山羊肉」不只迎接過《戀戀風塵》的阿雲,也款待過〈向前走〉的林強。
棋盤式街廓,綠川與柳川,讓日治時代臺中成為「小京都」;台灣文藝聯盟或蔣渭水民眾黨的薈萃文人,逛完中央書局之後順路在新富町第二市場喝一碗「四季春甜湯」。海安路繁華鬧區小吃集散地「沙卡里巴」,「好農家米糕」三角窗外剛好就是電影街,不遠處即是「台南銀座」。高雄鹽埕瀨南街的「老蔡虱目魚粥」,曾經餵飽美國大兵與碼頭工人,直到今天,掌廚阿罵仍然日日「早起殺魚,剖開新的一天」。
清輝窯小吃碗坐落「機械複製」與「手工匠藝」之間:模仿改良,沒品牌觀念,不印商標,或商標因機械不穩而印得不準,釉色不均、線條參差,卻一度擁有六成市占率──如此夾縫生出的野草,反而更加熨貼碗內小吃的酸甜苦辣、碗外小老百姓的甘苦勞動。因此,清輝窯從日常日用小吃碗到日新月異科技元件的軌跡,恰是一部台灣近代經濟發展史。
一如周星馳電影裡的「公雞碗」,此書寫作策略也是天馬行空;包子逸的書寫風格,則揉和了非虛構社科寫作與文學性極強的飲食書寫,都市史、產業史、現代史,非但毫不冷硬,反而像是從一只陶瓷空碗裡憑空生出了芳醇料理,馥郁滿溢。
《小吃碗上外太空》,包子逸/著,有鹿文化
翻開介紹台灣老派小吃的書籍,有一種白底青花碗屢見不鮮,你也許叫不出它的名字,但對它的形貌一定不陌生。「清輝窯」的生意碗市占率曾高達六成,卻在史冊中默默無名。碗盤商透過產業轉型華麗變身,在精密科技業另起江山,飛天遁地來到許多意想不到之處,甚至漫遊外太空。作家包子逸帶我們親臨美食現場,捧一碗街頭小吃,看細水長流的小城故事。環繞小吃碗而生的產業生機勃勃,在生活的狹縫中兀自昂首,以幕後服務的姿態,在台灣近代史中發出低調卻耀眼的光芒。
新書資訊員|陳平浩
影評人。桃園台灣人,一九八○年生。近年關注:電影作為藝術與技術,影像的政治,電影與當代藝術,台灣電影史的重探。評論散見《放映週報》、《破報》、《紀工報》、《國影本事》、《電影欣賞》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