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著名作品甚多,但真要選最具代表性的一部,那非長篇詩體小說《尤金•奧涅金》莫屬。( 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轉譯為羅馬字母應近 Evgeny Onegin,中文音譯接近「葉甫蓋尼.奧涅金」。然而西方長期將 Evgeny 對應為 Eugene,因此稱為「尤金•奧涅金」。)它在俄國家喻戶曉,女主角的寫信場景更被蘇聯官方選入教材,自 1930 年代起成為學生必須背誦的名篇,可謂無人不知。就詩歌寫作而言,《尤金•奧涅金》詩行脫胎於「莎士比亞式十四行詩」,加以獨到的節奏與聲韻調度,成為靈動巧妙的「奧涅金詩節」,不只將俄文寫出更高的藝術成就,也成為後世不斷模仿的典範。
十九世紀俄國生活百科全書
它的創新之處不止於此。舉例來說,它也是分期發行小說的先驅。普希金從 1823 年春天開始寫作,到 1830 年秋日完成,1831 年又為結尾增添詩句。他寫完一章出版一章,從 1825 年到 1832 年分段付梓,至 1833 年才發單行本。如此寫作過程也讓小說反映作者的變化。在風格上,第一章展現的是二十四歲、青春才情無可遏抑的普希金。文辭優美且諧謔逗趣,機智靈光躍然紙上,不少人認為這一章足稱他的最高成就。然而隨著時光流轉,他的鋒利辛辣逐漸化為莞爾幽默,筆調和角色一起熟成。到了最後一章,我們見到更豐富、更深刻也更洗鍊的情感吐露。少了昔日的火花四射,卻也添了歲月的醇厚從容。
但變化的不只是風格,有時也包括作者對角色的看法。在普希金的時代,些微的不一致並非缺點,甚至受到讚譽,「因為這使得他們小說創作和真實世界的人物一樣,既不連貫,也不可知」。而說到真實世界,那又是《尤金•奧涅金》另一迷人之處。普希金不只刻劃角色,更細膩描繪時代,從浪漫主義的土壤發出寫實主義的枝枒,多元呈現當時俄國社會。想要充分了解這點,最好閱讀納博科夫的《尤金•奧涅金》英譯。此作不只赫赫有名,更有謂為奇觀的詳盡註釋。兩相對照,即知《尤金•奧涅金》足稱具體而微的十九世紀俄國生活百科。讀它一次,就是穿越時空一回。奧涅金,正是那個時期的代表,後來所稱的「多餘人」。
奧涅金:多餘人的代表
「多餘人」這個詞來自屠格涅夫 1850 年的中篇小說《一個多餘人的日記》,透過將死之人的回顧表達作者看法,日後它也就成為這類人物的統稱。所謂「多餘人」,通常指受過西化教育的貴族知識青年。他們不滿傳統農奴制和封建宗法,有心改變俄國,但眼高手低,缺乏實際作為與能力,又限於貴族身分,最後只能以縱情逸樂、追求刺激來排憂解悶。奧涅金正是「多餘人」始祖:他到外省推動農村改革,不了了之;意欲寫作,半途而廢。友誼愛情雙雙失落,最後一事無成、自我放逐。不過,普希金雖然意欲批判,卻也自我解嘲,畢竟他身上也流著「多餘人」的血。他說故事,更以作者身分「進入故事」,時而描述、時而評論,見證情節發展又自敘心事,也以奧涅金映照自身,根本是小說的第二男主角。如此特殊的結構不但引人入勝,置於普希金開始動筆的 1823 年,於俄文創作中更顯橫空出世,再度證明作者的驚人才情。
《尤金•奧涅金》的結構與故事
《尤金•奧涅金》本文分成八章,另有附錄《奧涅金旅遊片段》與不完整的《第十章》。第一章介紹奧涅金的背景、成長過程、性格、思想與生活方式,因繼承伯父遺產而來到外省;第二章講奧涅金結識外省貴族青年連斯基(Lensky),並帶出地主拉林家(Larin)的兩位千金:連斯基與美麗而有些輕佻的歐爾嘉(Olga)熱戀並訂有婚約,其姊塔蒂雅娜(Tatyana)容貌雖無妹妹嬌豔,卻聰明多情,好讀書愛幻想,嫻靜外表下蘊藏真誠熱情,喜愛大自然而有「俄羅斯靈魂」;第三章,奧涅金在連斯基邀請下造訪拉林家,塔蒂雅娜對他一見鍾情,徹夜不眠、大膽寫信給奧涅金,傾訴自己純潔的愛情。第四章則是奧涅金的回絕,塔蒂雅娜黯然神傷。第五章是情節轉捩點:在塔蒂雅娜在其命名日聚會中仍然鬱鬱寡歡,無聊的奧涅金故意向歐爾嘉大獻殷勤,後者居然也投懷送抱,兩人打情罵俏,挑起連斯基怒火。第六章,連斯基出於社會慣習,要求與奧涅金決鬥。奧涅金大可一走了之,卻無勇氣拒絕,最後連斯基亡於槍下。
追悔莫及,第七章奧涅金出國漫遊,塔蒂雅娜則來到他昔日居所,見其藏書,才更了解他的內在。後來她在母親苦求下,告別鄉間山水,嫁給年邁將軍。第八章已是數年後,奧涅金結束漂泊生活,驚訝發現當年的塔蒂雅娜,已是京城風華絕代的將軍夫人。他回過頭向塔蒂雅娜示愛,但佳人無法背叛丈夫。儘管承認自己仍然愛著奧涅金,塔蒂雅娜拒絕了他。
音樂的《尤金•奧涅金》
關於這部小說,最著名的改編,就是柴可夫斯基的同名歌劇。由於《尤金•奧涅金》實在太著名,以致起初他相當抗拒以此主題寫作歌劇,深怕動輒得咎引人笑罵。但障礙與助力其實一體兩面。既然原著無人不曉,他就不必清楚交代所有情節,挑選重要段落譜寫「抒情詩場景」(柴可夫斯基對此歌劇的自稱)。這讓他寫出不同流俗的歌劇,和普希金原作一樣膾炙人口。這期我們先來聽兩段和此劇有關的作品。首先是 Paul Pabst 以此劇著名主題改編而成的鋼琴幻想曲,我們來聽傳奇名家徹卡斯基(Shura Cherkassky,1909-1995)在他 80 大壽卡內基音樂會上的實況演奏:
再來我們聽偉大男高音蓋達(Nicolai Gedda,1925-2017)演唱連斯基在決鬥前的詠嘆調〈哪裡去了,我美好的黃金的青春?〉
在下期,我們將看本劇最重要的靈魂,塔蒂雅娜的寫信場景,敬請期待。
文|焦元溥
1978 年生於台北。台大政治學系國際關係學士、美國佛萊契爾學院(Fletcher School)法律與外交碩士、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樂學博士,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自十五歲起於雜誌報章發表文字作品,涵蓋樂曲研究、詮釋討論、音樂家訪問、國際大賽報導、文學創作、翻譯與劇本改編,著有《樂來樂想》、《聽見蕭邦》、《樂之本事》與《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中、日文版)等專書十餘種,也擔任國家交響樂團(NSO)「焦點講座」策劃,「20X10蕭邦音樂節」和「Debussy Touch鋼琴音樂節」藝術總監,以及台中古典音樂台與Taipei Bravo電台「焦點音樂」和「NSO Live雲端音樂廳」廣播主持人,前者獲金鐘獎最佳非流行音樂節目獎(2013),近年更製作並主講音頻節目「焦享樂:古典音樂入門指南」與「焦享樂:一聽就懂的古典音樂史」(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