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晴舫的新書《群島》以臺北作為背景,呈現島嶼的世代鴻溝與人心異境。然生活在島嶼上的人們,又是如何閱讀《群島》?因此編輯部邀請五位年輕作家挑選《群島》中的地點、物品、行為、事件……各兩項,依其現實感受或聽聞撰寫文章,作為生活在島嶼的既視感回饋——
地點1:麵攤
臺中:「我家巷口」有麵攤。臺南:「我家巷口」有殊異奇巧之物。臺北:「我家巷口」沒有麵攤,有超商、藥妝店、連鎖咖啡廳。不是說臺北沒麵攤,也不是說麵攤宜總結以平凡。臺北有麵攤,只是藏得更幽深。麵攤當然平凡,但這世界飛過了、住遍了,才曉得麵攤是臺灣最深情的味道之演習。麵團的口感、湯勺入水的弧度、晃動的力道、小菜的製作或進貨,就像一道國家級的菜色,看似一,其實是化身千萬,每家的髓血各各異。
就是要吃ㄅ家的天梯,吃ㄆ家的滷豬腳,吃ㄇ家的蛋包湯。好像吃也吃不出豪貴奢靡,一吃,很多故事卻又開始分享,很多傳說卻又敢於流傳,很多道理就不待命令,自己天花亂墜了起來。那些達官顯要總在麵攤密會時被人跟拍,隔天上電視上報紙:一個「隨便吃吃」、「饗古早味」的心願讓流言的發端與熾烈成為可能:
李憲宏突然又變成了電視裡的名人,一則她在報紙上讀到的新聞,她認識那張臉,卻離她很遠,不跟她在同一時空,與她無關。與她相關的是這間麵店,這些散落她身旁的塑膠桌椅,磨石子地板,和煦的午後秋陽,白霧漫漫的麵鍋,辣椒醬的嗆鼻,嬌小的老闆娘和她高壯的丈夫正在忙碌的身影,她用盡全副身心向他證明自己的愛的那名男子,這些皆是觸手可感的東西,不在畫面裡,不在手機中。她能聞到他的味道。
地點2:美髮院
臺北也最難覓得老式美髮院。跟臺北的麵攤一樣,被都市的發展、連鎖的企業、高漲的房價與房租漸漸逼離了市中心,往邊緣散徙流離,讓給了人稱「老師」的設計師開的店。老美髮院最後的棲居之處,最惹眼的,大概是公家機關以及大專院校的理髮部。在那裡,收尾拿剃刀刮得命懸一線,洗頭髮是在水柱下低頭懺悔,髮型書裡的偶像是香港四大天王,最受歡迎的髮型是山本頭、西裝頭與半屏山。
之前我朋友去我們學校的理髮部剪髮,指定要貝多芬,出來是舞棍阿伯。娛樂新聞中的女星則辦了古早味髮型趴,說瀏海吹愈高愈夏葩。可是,也不必笑得那麼早:大部分的臺灣人還沒有時尚史就是永劫回歸的認知,五十年老美髮院其實已經為下一個五十年的美髮高潮冷凍好善於等待的花苞:
在母親常去的美髮院,她只有七歲,春天的溫潤午後,小小的家庭式美髮院瀰漫了燙髮劑的金屬味,母親滿頭髮捲,和美髮師閒閒討論獅子頭的作法,美髮師堅持不可放白菜,母親討好地微笑,怯怯解釋自己很喜歡吃滷過的白菜,得來美髮師反覆的諄諄告誡,無聊的林莉蓮就在旁邊的兩人沙發座翻閱那些開本極大、內頁是報紙的雜誌,一頁一頁翻過去,她看見了一個男人的照片。
延伸閱讀
《群島》,胡晴舫,麥田出版
在這部動員「小說中的小說」設計的她/他——創意教父,網紅女神,離群的憤青,隱抑自我的小說作者,在網路活得更精采的帶風向者,癡等情人的女強人……——始終是獨自一人,以求愛的熱望為槳、自身孤寂作筏,划入網海滔天巨浪;年齡跨度將近三十歲的他們,也從來都是一群人,無分新舊人類,幾乎無能脫出這片洶洶大海。包括書中「小說作者」在內,「沒有人是局外人」。
三一八學運,網路霸凌,媒體衰微,同婚入法……胡晴舫敏銳地將這幾年人們強烈共鳴或幾近公審的時事結合進小說,大格局地思索「台灣」的角色性格演化;同時見證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動搖對「真實」的認知;更是銳利指陳,我們如何輕易地棄守一己所有,甘願隨波逐流、習慣於鬱鬱寡歡。
世代、愛情與網路,竟然都教我們活得卑鄙,自覺渺小…….
文|林佑軒
寫作者、法語譯者,現負笈巴黎第八大學。著《崩麗絲味》、《冰裂紋》,譯《大聲說幹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