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喜歡讀書

喜歡讀書

  • 新冠肺炎燃燒超過一年半之後,疫苗露出,人心倦怠。被《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稱作「地球上最危險地區」(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的台 …

  • 甘耀明的文字又進化了。從早期的閩客方言融合,到《殺鬼》的國、台、客、日混雜,甘耀明在新作《成為真正的人》中又加上英語和布農族語,至少有六種語言在他手上熟練自然地變換拋接,再次展現他高明的多語 …

  • 在《人類大歷史》,哈拉瑞提到,距今兩百萬年到一萬年前,地球上其實有許多物種的人。就像獅子、老虎、美洲豹,都屬於生物學上的「豹屬」,當時地球上有許多「種」人,被歸納在「人屬」之下:例如直立人、 …

  • 請先允許我,在書評開頭先打個岔,說說《小叮噹》(呃,我知道現在都喚哆啦A夢,卻依然習慣叫小叮噹。) 這部卡通已經很久很久了,我始終記得第一集,小叮噹搭乘時光機,從大雄的書桌抽屜冒出來,對著瘦 …

  • 近幾年來,媽媽詩異采紛呈,昔年的文藝少女長大成人、結婚生子,卻仍持續以詩回應生活。有道是「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才怪。根據性平促進組織MenCare於二○一九年提出的「全球父 …

  • 讀詩的感覺很奇妙,你可以成篇成篇的一邊讀一邊對自己說「這到底在說什麼?」然後在迷茫的五里霧裡,忽然碰撞到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對!就是這樣!」,我以前會覺得為什麼不能每篇「對!就是這樣!」,但 …

  • 先鋒時期的余華以《十八歲出門遠行》《現實一種》《鮮血梅花》等中短篇蜚聲文壇,但彼時他只是先鋒文學陣營中的一員;促使讀者尤其是大眾讀者(reading public)將余華從群體中識別出獨一無 …

  • 權汝宣一向被韓國文學界視為是個常以率直不可阻擋的態勢解剖日常生活矛盾的小說家,創作生涯超過四分之一世紀,至今已出版包括四本長篇在內的十一本小說集,得過李箱文學獎和東仁文學獎等多個獎項肯定。到 …

  • 看過太多次電影場景中出現的中國城,總有幾間餐館張貼著東方的紅,掌櫃和跑堂及所攜的家眷在異邦土地上如禽鳥般說著節奏急促的語言,過著仍是飄洋過海前的日子,散發一股寫進基因裡的習性。又或者幾次不小 …

  • 對真正的登山家來說,K2的等級絕對是超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也是台灣登山界始終只能仰望的神域。 二○一九年,終於有二位年輕的登山家呂忠翰與張元植,決心踏上這個夢幻之巔。他們原本已是八千公尺 …

  • 「我是社會的寄生蟲。」有次居家訪視時,病患突然脫口說出這句話。聽到時,空間靜了下來,我和護理師對看。 他是七十來歲的退休數學老師,離婚後便一人獨居。當年家庭決裂,也使得兒女轉向背他離去。永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