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在那些場合閱讀?
我大多時間都在高鐵上閱讀,這是非常好的閱讀場域,畢竟是非常清明的時刻,沒有干擾,最好也不要有娃娃吵鬧聲。到外縣市演講前會在路程中看書沉澱心情,演講後就當作休息,閱讀可以隨意中止。最近讀班‧歐克里(Ben Okri)的《魔幻年代》,這本小說不以情節取勝,描繪出來的文字具有詩意,氛圍極好,我隨時可抽離,還有作者談到意志力就會有些辯證的言論,都是可以當作片段來讀。
最近在讀什麼書?
家人就寢的時候,我就打開床頭燈臥躺著讀書,也會在這個時候檢閱各種文學獎的作品。我同時讀很多部作品,不會一本讀完才接著一本。最近也在讀王盛弘的《花都開好了》、簡媜的《我為你灑下月光:獻給被愛神附身的人》。
平常喜歡看哪類的書籍?是否會避開特定主題?
人家常覺得我很有趣的就是我不喜歡描繪跟寵物相處的題材。在文學獎上碰到這類主題因此而用更客觀的角度來看待,比起其他評審,也更容易發現缺點。
有沒有一本書讀完之後對自己產生很大的影響?
如果是針對「創作」的影響較少,對「人生」產生影響的例子就很多了。圓神出版社出版一套「世界短篇小說精選」,我初創作讀到這套集結世界各地的小說作品,羅沙(João Guimarães Rosa)的〈第三個河岸〉就讓我印象深刻,故事講述一個父親有天突然就乘著船到河中,從此消失不見,小男孩盼著父親回來盼到時間流逝,身邊的人都離開了,直到他決定親自代替父親待在河中,但時刻到了卻又落荒而逃,他為此懊悔不已,真的要承擔反而無法輕易下定決心。母親過世時重讀讓我有不同的體會,忽然驚覺這就是我的人生。
有任何書是讓你反覆重讀,仍能咀嚼出新滋味的嗎?
圓神出版社出版的這套「世界短篇小說精選」就是!我依然可以清楚記得阿拉伯作家謝林(Abdel-Moneim Selim)的〈遺失的手提箱〉,情節荒謬,對我來說卻有巨大的寫實感。人生經歷一旦豐富了起來,跟小說描述的情節呼應會愈來愈多,教學當然也可應用,義大利小說家朋丹貝里(Massimo Bontempelli)寫的〈鏡子〉,就是認識魔幻寫實最好的起頭。
沒有寫作靈感的時候會看什麼樣的書?
不看書,我看電影。我一直保持熱情,唯一失去熱情的時候,就是我寫博士論文的那段時光,研究崑曲讓我對戲劇感到十分挫敗,後來收拾這種情緒才又重新看起。沒有靈感的時候看部電影,發覺自己血液裡想要創作的欲望又會重新滾動起來。
對於網路平台上即時性的閱讀有什麼看法?
我很常用臉書,《魔幻年代》就是我從郝譽翔那邊獲知的資訊。如果發現臉書上有篇文章跟我的人生、教學或是演講的論點有關,倘若不能下載,文章再長我都一定會讀完、作筆記。比如我想舉證一則明確反對寫作的意義,尤薩說過,「一位小說家寫作的起始就是反抗的精神,因此要對具有反抗精神的作品給予適當的鼓勵」。當太陽花運動發生後,我想到他的說法便立刻去找翻出他的書來讀,之後便在演講裡加入例證。常在網路上尋找演講前需要的理論基礎或實際案例,藉此引用。我也試著在網路上和人討論,在一來一回當中,能夠去反思別人丟出的問題,這會厚實我的思想,我不是平白無故地去做這些事情。
創作完後的作品,會用什麼的心態再次閱讀?
我發表過一篇文章,談到去南京大學參加會議,從上海回台北準備登機前,有位教授發現旁邊坐的人似乎是王文興先生,我們一群人就討論起來,某人說,他不是王文興,我認識他,這位先生的身高和臉型都不像,相似度有百分之八十吧!大家就被他說服。後來廣播響起,往台灣的旅客可準備登機,這位先生便站起來向我們鞠躬說道:「對不起,我就是王文興」便轉頭離去,一群人一陣尷尬後突然捧腹大笑。最後我就結論:原來王文興跟他自己的相似度也不過是百分之八十!我覺得這真是一篇完美的極短篇。其實偶爾會讀到以前寫的作品也都是別人的提醒,可能是需要討論或轉載。重頭再看,我不會有毀其少作的念頭,反而覺得因為對創作還不具有使命感,不像現在會往細節深掘,而是把創作視為是一種遊戲的感覺,便覺得自己原來曾經有過這種寫作是如此輕鬆的年代,非常美好。
廖玉蕙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曾獲吳三連文學獎、中山文藝獎、吳魯芹散文獎、五四文藝獎章等。多篇作品被選入高中、國中課本及各種選集。著有:《送給妹妹的彩虹》、《教授別急!──廖玉蕙幽默散文選》、《老花眼公主的青春花園》、《寫作其實並不難》、《古典其實並不遠》、《阿嬤抱抱》、《在碧綠的夏色裡》、《為什麼你不問我為什麼?》、《後來》、《純真遺落》、《大食人間煙火》、《廖玉蕙精選集》、《像我這樣的老師》、《五十歲的公主》、《走訪捕蝶人》⋯⋯等四十餘冊;也曾編寫《文學盛筵──談閱讀教寫作》、《繁花盛景──臺灣當代新文學選本》、《晨讀十分鐘:親情篇》等語文教材多種。
◆本文原刊載於《聯合文學》第39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