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原力】桃園文學與新總館的想像 專訪桃園市立圖書館館長姚敦明
previous post
台灣文學史素有「北鍾南葉」的說法,說的是台灣文壇的兩大宗師——台南的葉石濤,及桃園的鍾肇政。然而相比台南文學清晰的發展脈絡,桃園的文學面貌似乎仍有待挖掘。今(2022)年十月,恰逢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館落成啟用,我們特別邀請到館長姚敦明,來和讀者分享對桃園文學的觀察、想像,以及未來新總館扮演的角色。
午後的桃園帶著幾分涼意。走進桃園市立圖書館大竹分館四樓,在以科普為主題的大竹分館,迎面而來是大片的落地窗、寬敞明亮的閱讀空間、滿滿的古生物骨架模型,和相關特色館藏。「這裡比較美、比較好拍啦。」館長笑著說。
回想起接任館長的過程,館長說,那時應市長之邀,二話不說就答應,沒想到就任後碰上的困難,實在遠超想像。擔任圖書館長最大的挑戰,館長認為,其實無關書籍本身,而是如何在人與人之間協調、折衝?又或者如何將圖書館打造為「社區共學」的空間、與社區需求對話,讓圖書館成為一般人在工作與家庭之外的第三選擇?這都是需要努力的課題。
作為具代表性的桃園新地標,館長期許新總館不只是一座圖書館,更是一個生活化的空間。在上百萬冊的藏書之外,圖書館亦提供「創客空間」、「親子空間」,提供不分年齡皆可參與的實作、討論、創意發想課程,以及親子可以同遊共讀的專屬空間。此外,更有國賓影城、蔦屋書店進駐,還有館外環館步道環繞而上,提供散步休憩的場所——館長對新總館的期待與想像可說躍然紙上。
除了圖書館本身,桃園市立圖書館也肩負文學推廣的使命。在原有的鍾肇政文學獎之外,館長表示,未來計畫每季舉辦針對新銳作家進行海選的文學營隊,並由館方協助媒合出版社,出版正式作品。過去鍾肇政文學獎多元的文學跨域活動也將持續舉行、並有更多嘗試,館長說,希望藉此扭轉大眾對文學的刻板印象,讓大家願意放下手機、親近文學。
談到文學,館長也和我們分享自己接觸藝文活動的習慣,以及對桃園文學的觀察。即使作家林央敏先後出了兩本爬梳桃園文學發展脈絡的著作,館長認為,桃園文學史尚有許多值得發掘、釐清之處。舉例來說,知名作詞人方文山,五歲時才移居桃園,既非桃園出生、也非純文學創作者,但其筆下文字無疑影響無數華人,是否足以被載入桃園文學史冊?館長給出肯定的答案。此外,就孕育文學發展的環境而言,現今的桃園擁有客家、外省、原住民、新住民等多元文化族群互相碰撞的優勢,未來的桃園文學及其研究可說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桃園也有其獨特的文學傳統。館長分析,在鍾肇政、傅林統等前輩作家同時擔任小學教師的背景下,桃園擁有兒童文學發展的堅實土壤;其後如李光福、謝鴻文、黃秋芳、邱傑等人,接過傳承火炬,持續為兒童文學耕耘,形成桃園文學的特殊地景。
至於平時熱衷的藝文活動,館長笑著說,自己算是半個「文青」,喜歡看展覽,看展時的視覺經驗往往成為他進行圖書館規劃的養分;他也喜愛如許悔之、蔡詩萍等桃園出身的作家,前者詩作文字精煉、富含哲理,後者的新作《我父親。那麼老派,這麼多愛》則細膩刻畫台灣特有的族群融合。
回到文學本身。什麼是文學?館長認為,望「字」生義,「文」,即現象的交叉、發生,也是值得書寫之所在;「學」,則是作者心中的「覺」悟,好的文學作品,必然是創作者擁有直面內心的勇氣與決斷後,方能產出的結果。至於當我們討論怎樣算是桃園「在地」作家,或者政府該如何推廣文學的時候,不妨重新思考:我們期待從文學中獲得什麼?如何深化文學於生活之中?答案或許就如同新總館與桃園文學一般,都還有無限的發展空間。
採訪撰文|林諺廷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在學。興趣是看電影,煩惱是沒有錢跟時間看更多電影。偶爾在 IG:fridaycinema0703 寫一些觀影筆記。
攝影|林心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