夤夜冷風中,窗外隱隱約約鬼火鬼影,此時正是講妖說鬼的好時機。有人的地方必定有鬼故事,因此人文薈萃的臺南,鬼仔古當然也昌盛豐饒。鬼話連篇又以女鬼奇譚最引人津津樂道,而臺南女鬼傳說數不勝數,很值得一睹其陰森風采。
林投姐:臺灣鬼史第一女星
據說在清國時期,府城有一位美貌寡婦,被壞男人騙財騙色。女子積蓄被騙光之後,負心漢拍拍衣袖,搭船回鄉,一去不返。女子痴痴等待男子多年,終究等不到男子回心轉意,於是女子心灰意冷,來到林投樹叢,投繯自盡。從此之後,林投樹叢鬼聲啾啾,路人常見七孔流血、口吐紅舌的女鬼在樹叢中忽隱忽現,嚇得人們退避三舍,尊稱女鬼為林投姐,並替她蓋了一間小祠,祈求林投姐陰靈能庇佑當地。
今日流傳的林投姐故事,大約如此。但這個版本的故事,最早可能是一九五五年廖漢臣編著《臺灣兩大奇聞》書中潤飾整理而成的傳說情節,女子被定名為李招娘,負心漢名為周阿司。在此之前,林投姐故事曾有數種不同版本。例如,《三六九小報》的文章〈冤魂顯報〉講述林投姐身分是大戶人家女婢。
各種版本的林投姐,呈現出社會大眾對於林投女鬼擁有濃厚興趣,才衍生出諸多傳聞版本。此外,林投姐故事不只盛傳於臺南,被改編為歌仔戲、黑膠唱片、電影……等等不同作品之後,林投姐更加聲名遠播,成為全島皆知的臺南鬼話。
第一部林投姐電影是臺語片,哭旦愛哭眛主演,十分賣座。時至今日,林投姐至少已改編為五部電影、三部電視劇,林投姐已成臺灣影壇第一鬼后。
不過,時代流轉,傳說也面臨衰微窘境,很多現代人雖知女鬼大名,卻對傳說情節不熟悉,甚至不知「林投樹」為何物。我看過許多現代畫家描繪林投姐,但很多畫作卻將林投樹形貌畫錯,或者改編故事完全省略林投樹的存在,令人訝異。柳田國男曾言,傳說的核心必有紀念物。雖林投姐廟已毀,但林投姐故事中的物件「林投樹」依然舉足輕重,因為這是幽魂附靈之處,重要性非同小可。俗諺:「火燒林投,袂死心。」這句話呈現林投樹強韌的生命力,也可能在林投姐故事中暗喻受苦女性擁有強大精神能量。講述林投姐時,我總認為林投樹是極為重要的象徵物。
鬼母:棺中育子怪事
今人講起臺南女鬼,通常先聊起的話題是林投姐、陳守娘。林投姐曾改編為許多作品,知名度不言而喻。但陳守娘崛起,並開始擁有「最強女鬼」封號,卻是二○一○年代因網路文章而走紅。其實,傳統女鬼故事除了「弱勢女性被欺負而成鬼」情節之外,古早時代鄉野之間更盛傳「鬼媽媽」玄異故事。
一九四三年《臺灣地方傳說集》有一篇文章〈鬼王〉,提及臺南歸仁庄鬼母育兒奇譚。據說某位胡姓婦女嫁至顏家,懷孕時病死,之後婦人棺木被埋於一處意外形成的塌陷凹地,沒想到婦人卻在棺中產子,鬼母為了育兒所以時常顯靈到麵店買食物。鬼母不像林投姐會以冥紙交易,而是向麵店老闆表明自己來自顏家,請對方之後到顏家取錢。後來顏家得知此事,慌慌張張跑到胡姓婦女埋葬之處,掘墳開棺,棺中除了女子屍身之外,竟然還有一個哇哇啼哭的小嬰兒,棺內還殘留一些麵條。顏家人驚訝萬分,於是將嬰兒抱回家養育,並且給了小孩子「鬼王」這個名號。
鬼母產子故事,早在六朝志怪就有流傳,臺島鄉野怪談常有類似故事。例如,日治時期《民俗臺灣》的文章〈死人產子〉講述曩昔新竹南門町有一位李姓產婆曾在荒野替鬼母接生。至於臺中后里貓仔坑「鬼母穴」傳說則是黃家媳婦張氏死後在棺中產子的故事。
臺南鬼母傳說與臺中后里鬼母穴故事很類似,胡姓婦女應該是恰巧埋葬於「雞母孵子」的風水寶穴之中,受到山水靈氣滋養,才有能力生下嬰兒。
鬼母傳說不同於女鬼復仇故事,這類故事大多強調母愛。母親為了小孩而付出一切的心願,甚至能超脫生死界線。另外,鬼母傳說的結局也頗令人深思。
臺南鬼母故事結尾,孩子被顏家抱回去,但是鬼母結局如何?她還擁有靈氣能顯靈嗎?故事沒有明說鬼母狀態,似乎子嗣能被養育,鬼母就功德圓滿,能夠瞑目安息。相較之下,臺中張氏鬼母故事更清楚顯現「說故事者」對於母與子孰輕孰重的看法,因為傳說中其中一個版本提到,黃家人到墳墓時,鬼母張氏曾問:「要子或要娘?」其夫答要子,結果竟讓母子皆亡。鬼母故事結局,反映了傳統社會看待母與子的不同態度。
臺南另一種奇特的鬼母故事,則是臺南鹽水區「鬼母招子婿」鄉野傳說。鹽水有一座「中洲媽」小廟,祂是一位有應媽,據說生前與女兒工作於中洲(另一說小廟建於昔日中洲人買地種田之處),母女意外死亡之後,經常作祟當地,於是村人建小廟祭祀祂們。學者林瑋嬪曾採集中洲媽一則故事(註:林瑋嬪,〈「鬼母找女婿」:鬼、三片壁、與貪婪的研究〉,《考古人類學刊》七十五期),據說有一位村人向中洲媽求取賭博明牌,中洲媽竟提出條件,要求男子迎娶她的鬼女。
中洲媽軼聞迥異於通俗鬼母故事,中洲媽想要找女婿的願望,似乎反映了傳說故事中其女兒生前戀情不順遂的情節。
林投樹通常叢聚,晚上看起來一片黑暗,難怪成為鬼話場所。此圖則是筆者在東部海岸看到的一株孤單林投。
豬母鬼:精怪化身守護神
臺南另一種特別的女鬼故事,則是「豬母鬼」,其靈非女性人類,而是雌豬精怪。
臺灣傳說的豬母鬼,有兩種形成原因。其一,女性受委屈而死,死後化身豬母精作亂地方,澎湖西嶼與雲林都有此類故事。其二,懷孕雌豬偷吃農作物,結果被村人打死,雌豬不甘心而變成恐怖妖精,臺南北門區鎮海將軍廟、嘉義東石豬娘娘廟都是此類故事。
我到鎮海將軍廟田調時,曾在附近商店訪問一位黃姓員工,得知此廟由來。據說百年前,有一頭懷孕雌豬逃離豬隻屠宰場,在井仔腳瓦盤鹽田附近偷吃農作物,因而被村人追打,落海而死。後來豬屍一直停留岸邊,無法隨浪潮流出去,結果村落開始發生許多怪事,村人懷疑罪魁禍首是豬母鬼。村人請附近興安宮的紀府王爺與豬母鬼談判,豬母鬼說必須祭祀祂,於是村人就建立鎮海將軍廟,豬母鬼也被封為「鎮海大將軍」,成為當地守護神。
昔日出海的人,或者是鹽工,都會來此廟祭拜。因為主神是豬娘娘,所以祭祀物品會是胭脂、水粉、鏡子等物,絕對不能拜豬肉。這間廟的神像,也是少見的豬首人身雕像。不過神像先前被人竊走,現今則是新塑雕像。
其他女鬼故事
臺南女鬼譚何其多,文學史上最常提及的作品,應該是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這篇小說虛實並構,以浪漫筆法描摹臺南古宅中的女幽靈故事,字裡行間洋溢濃厚的異國情調,情節曲折離奇。
此外,臺南文人洪鐵濤在《三六九小報》撰寫的一系列鬼話,也常有女鬼奇事。與佐藤春夫比較起來,洪鐵濤的鬼故事顯得更加質樸生猛,很值得一讀。
有人的地方就有鬼故事,鬼依附人而生,就像影子般的存在。人懼怕鬼,可能是懼怕自己本身的黑暗面。不過,只要認清黑暗面,人們可能就會克服心魔難關,往未來邁步向前。或許,這就是鬼故事之所以能在人類社會中不斷流傳的原因。
文、圖片提供|何敬堯
小說家,臺中人,畢業於臺大外文系、清大臺文所。寫作主題包含奇幻、歷史、推理、妖怪。作品曾獲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臺文館好書推廣。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駐村創作、中正大學駐校作家。作品曾被改編為音樂劇、手機遊戲、桌遊。歷年著作:《妖怪臺灣》、《妖怪臺灣地圖》、《妖怪鳴歌錄Formosa》、《怪物們的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