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接觸外送這行時,可能是剛離開文學院的素養導致,大部分的人會稱外送員為「司機」,我則一直都是稱呼為「騎士」。
「來兩位司機。」「司機到了嗎?」
「已為您派兩位騎士前往,即將抵達。」
我一直對「正名」這個東西很重視,那關乎一般大眾的「文化潛意識」,就像以前台灣人喜歡叫從東南亞國家來討生活的人民「外勞」,現在則稱「新住民」一樣,司機是勞動名稱,騎士是身份名稱,後者稱呼起來,表示我們對勞動階層的尊敬與重視。
外送的興起,和網路通訊的普及有關,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保持上網定位,每個人都能隨時掌握最即時的資訊;又或者,被外界掌握著自己的即時訊息、限時動態。
台灣有 99% 以上的騎士屬於承攬人員,可用手機隨時上線接外送任務。起初設計這個模組的團隊,秉持著「讓有空閒的人,最有效的利用自己額外的時間,幫助其他人節省時間,同時創造額外收入」為初衷,推廣期為了招攬大量的民眾投入外送行業,均是以高額的獎金來補貼外送,以現在平均一件 60 元的酬勞來說,最早一件 200 多塊錢,一天跑到 5、6 千塊的騎士也是大有人在。
全職跑外送的騎士通常還是日日抱怨酬勞微薄,和一般上班族埋怨低薪的心情一樣,總希望好還要能夠更好。但大多兼職的騎士對於投入外送一事,多半持正向肯定,說以前兼差打工還要面試、要找到能夠配合的時段地點,非常不易,現在手機在外送區域一開,24 小時都能夠上線,彈性大大不同。
我見過大學生兼職跑件的騎士,也見過 5、60 歲對 APP 系統相當一知半解的長輩加入外送騎士。騎士男性的比例仍遠大於女性,但不都是生活困苦的人才出來外送的,想要賺取額外收入的民眾很多,甚至也有不少重機一族,騎著百萬機車出來外送,只是想一邊兜風、一邊有個任務目標,當作是城市街景裡的飆風遊戲。
◎
也因為外送行業盛行,投入的人多,各種年收「百萬」的傳言紛紛自各大媒體傳出,讓還沒有投入、但對掙錢相當有興趣的民眾不斷在網路詢問:「百萬年收,是真的嗎?」
是真的。
但每件事情的背後都有它的代價。
在最早盛行的前兩年,補貼的車資獎金很高,確實是有百萬外送員的存在,就我所知高雄地區最少有三個。之所以車資獎金極高,全是拜「行銷曝光」費用所賜,而非真正的酬勞收入。
舉例來說,早期是 1 名騎士送 5 份餐點,但如果要更快、更有效率、服務品質最好的情況下完美配送的話,5 名騎士同時送 5 份餐點,才是唯一正解。
一個人不可能同時間出現在兩個地方,除非是《哈利波特》的妙麗。
高額百萬的騎士獎金,吸引了大批想要掙錢的民眾慕名而來,從早餐跑到消夜,月休 4 天,日日夜夜不停的送,10 萬、8 萬一定是跑不掉的。
別人眼裡的高薪,是用不眠不休換來的。
且長時間在外騎車,除了行車風險極高之外,要投保的項目多,自然是一筆花費,更不用提沒算在帳目上的油耗、車耗,最少占掉收入的 10-15%。
好賺嗎?時間與血汗換來的。
隨著加入的民眾越來越多,到 5 名騎士送 1 份餐點時,騎士數飽和,行銷費用就可以撤掉了,這項外送服務也會趨向於「市場價格」,2020 年一位勤勞的騎士,每週上線超過 70 小時、一個月跑到 5 萬以上,就已經很不錯了。
◎
也因為工作門檻低,造福了不少二度就業的民眾,或多或少解決了較高齡人口的就業問題,幾大外送平台也確實以每月數百上千萬的補貼酬勞,培養著人民使用美食外送 APP 的習慣,是名符其實的「宅經濟」。且以賺快錢的角度來說,確實還是不錯的選擇,人都會有碰到空檔的時候,學生的寒暑假,離職的轉換期,因為隨時可上線,要兼差就不用重新面試,很有效率、很方便。
我自己也去 Uber eat 的營運中心辦過騎士帳號,教育訓練大約 1 小時,領完保溫袋離開後,就可以上線了,客服均為線上資訊回報,APP 全自主性上線操作,跑外送是透過系統,完成自己、店家和客人,三者並存的關係。
就是依附在系統下,獨立自主完成一場城市外送的小遊戲。
雖然騎士的酬勞獎勵逐年下降,但各個外送平台近年來仍維持著「免運」補貼,讓民眾能夠持續用 APP 訂餐,只要市場上的訂單量持續增加,騎士還是會因為案件多而留下來服務,因為當日的總酬勞收入並不會影響到,且一天跑 5000 元確實並非市場酬勞收入的正常常態。
我自己平均一個月也大概會用 APP 訂餐 5、60 次左右,特別是低消門檻低的時候,我會把訂單拆成好幾筆。舉例來說,低消 100 元,幫辦公室一起訂 4 杯星巴克的咖啡,不要同一張訂單,要拆成 4 張訂單,如果剛好媒合到同一位騎士,等於直接領 4 倍的酬勞。
「都是你訂的?」騎士問,因為要送完第一張單,滑開才會看到第二張訂單。
「對啊。」我問:「開心嗎?」
「開心啊。」
「聰明吧。」我實在太佩服我自己了,不愧是很了解騎士生態的人。
「聰明。」騎士愉快的離開,繼續媒合新任務,往下一個配點送。
當然壞處是營運單位要虧損補貼 4 倍的酬勞,不過這個世界的資源,我總是相信比人們所看到的,還要想像中的多。
這是照顧騎士的一個很不錯的方式,可以看做是讓平台做社會公益。
反之,如果不拆單,且餐點數量又極高,什麼飲料 100 杯、餐點 100 份這種,訂購人會發現系統會一直空轉、等待接單,卻不會有騎士送過來,那是因為騎士在第一時間看到餐點內容,就會棄單,因為送 1 份是 1 單,送 100 份也是 1 單,良禽擇木而棲、騎士擇單而跑,實在天經地義,自然就不會有人承攬這個任務,要等到哪一個新上線、還沒有摸清楚規則的騎士接到單,就會熱血的送過來,也是功德一件。
◎
大部份全職跑外送的騎士,一天上線時間都會超過 12 個小時,有單就跑,沒單就加入「顧路大隊」,幫忙巡守路況,看看城市的大街小巷有沒有什麼異狀。
人類是很怕無聊的動物,正所謂「顧路顧得好,一日都煩惱」,怎麼樣在沒單的時候調適身心,就成了每日的主要課題。
首先是地點。
如果是涼爽的秋冬,在街旁的小公園、綠地,都是不錯的選擇。夏天的話,就一定是找有冷氣的超商、百貨公司待著,抗暑、防雨,兩相宜,且通常是超商,佈點率高、到處都有,吃東西、借廁所都很方便。
也因為用餐期是單量尖峰,所以騎士通常 10:00-14:00 這段時間不太會進食,過了餐期才用餐,隨便抓個飯糰、麵包吃,開著系統,如果臨時有訂單進來,也可以馬上衝出去送。便利商店提供的即時餐點,也很符合騎士的需求,在超商吹冷氣等單就變得更加理所當然。
也有騎士會在常送的熟識店家內等待,一邊和店裡聊聊天消磨時間,嚐著店家招待的餐點茶水,一邊等著這個店家新來的訂單,有沒有被自己吸到。
吸,是騎士之間最常見的用語,有些人特別會吸單,有些人不知道怎麼樣就是等不到一張單,閒不下來的騎士,沒辦法靜下來坐著等單,就會騎著車,一路緩慢前行,在熱門店家附近,一直繞著繞著,像一尾在海裡尋找獵物的鯊魚,漫遊在這個城市的街巷,等著唯一的獵物出現。
騎士相信勤奮的移動,可以為自己帶來好運,而非靜靜的等待。
然後是娛樂。
托網路載具普及之福,等單的時候,騎士最佳的娛樂就是滑手機,要嘛追劇、看 youtube,要嘛聊天、講幹話,要嘛讀小說、聽音樂,手機只要有網路、有電,就不用擔心無聊的問題。也因此,行動電源成了隨身攜帶的寶物,手機必須維持全時段開機上線定位,加上娛樂用途,基本電量絕對是不夠的,且一出門接單,可能被拉到距離原點 2、30 公里的地方,沒辦法說回家充電就充電,充電線也一定要帶著,以備不時之需。
騎士會各自成立各自的群組,小則 5、60 人,大則 2、300 人,每天上線交換經驗、交換人生,遇到事故的時候,第一時間在群組詢問,大抵熱心的騎士會請當事人趕快報警,該保險理賠就辦,該蒐證就蒐證,剛好在附近的騎士看到訊息,也會馬上繞過去,看現場有沒有需要幫忙,根本就是城市急速救援大隊。
當騎士除了賺快錢這項優點外,潛伏在這個城市裡的社區關懷,也可以透過群組發現,只要有誰家熱水器壞了,就會在群組詢問有沒有人會修理;送餐送到客人棄單,多出一堆沒人吃的「員工餐」,在群組一 PO,約好地點,瓜分;機車故障壞掉,馬上就有人到場幫忙推。
如果能串起城市裡各個角落的居民守望相助、相互友好,讓孤單的人不再孤單,讓兼職的人增加微薄收入,讓失業的人找到方向,也許,都可以從騎士精神開始。
也許有天,我們也會讓騎士給幫上什麼忙,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