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生活是今日的詩,夏夏剪裁她與孩子的日常,出版新作《小孩遇見詩:有禮貌的鬼》;於此同時,秝緁主編的刊物《Homework》試刊號問世,邀請親子共讀,讓每一個快被育兒生活榨乾的家庭,重新長出一份閱讀的可能性。夏夏與秝緁的相遇,是兩位母親的親切問暖,是兩個創作者的趣味交流,也是引領人窺見她們如何用自己的筆,寫出一片孩子的遊樂場。
夏夏
著有童詩集《小孩遇見詩:有禮貌的鬼》、詩集《德布希小姐》、《小女兒》、《鬧彆扭》及編選《沉舟記—消逝的字典》、《一五一時》詩選集、《氣味詩》詩選集。小說《末日前的啤酒》、《狗說》、《煮海》、《一千年動物園》。散文集《傍晚五點十五分》、《小物會》。
zz 劉秝緁
九〇年生的台北人,當了一陣子的生活媒體編輯,在疫情嬰兒潮中成為母親,開始編輯一本屬於家庭的雜誌,以此研究父母與小孩的連結,還有當媽媽的方式。
Q:若可以交換彼此靈魂的某一部分,最想擁有對方的哪項能力或特質?
夏:溝通能力,編輯需要協調很多環節,這個其實是我最不擅長的。
zz:直率,把事情分得乾乾淨淨的感覺,從看以前的詩到現在來都沒有變。
Q:交換閱讀彼此的作品後,想跟對方說的一句話?
夏:成年的生活是童年的延續,其實我們都是還滿樂在其中的大人。
zz:想要等小孩大一點以後,念夏夏的詩給孩子聽。
Q:睡前最常讀給孩子聽的書是?
zz:現在睡前他最喜歡拿的是這本《So Many Stars》,每頁短短的,最後一頁是I love you so… 還有一面鏡子。
夏:我們家睡前不說故事,而是祈禱,分享要感謝的事,以及想為什麼事祈禱。
Q:目前最想嘗試做給孩子的料理是?
夏:因為我每天都會煮晚餐,所以我想和孩子分享的是巧克力,小孩還不能吃,對他們來說,這是屬於大人的食物!
zz:滑滑像絲綢的蛋包,裡面是筍子飯,因為最近是筍子的季節!
「妳等一下幾點要接小孩?」秝緁與夏夏見面的第一句話,便是交換必要資訊。為人母後,自己的時間座標已被孩子的晨醒、午睡、用餐,以及孩子待在保姆家中的時間長短給定調。
旁人看來,這樣的生活像是一連串的減法,但若實際經歷,便明白那也是一連串的相加。
「我以前很享受悠哉去探索的感覺,但現在就是完全不行,做事目標很明確,想著要速戰速決,結束後趕快接小孩。」秝緁說,從這部分來看,好像原本恣意的生活嚴重傾斜,然她亦接著道:「可是只要一看到小孩,又會把原先那個不平衡的地方給填滿。」夏夏同意,臉上藏不住滿足地說:「能夠陪伴小孩長大,過程中我們真的也會重新長大一次。」對此,夏夏解釋,無論對方是不是自己的孩子皆然,陪伴的關係不僅侷限於親子之間,有時也或許是師生情誼,無論如何,若有機會一同經歷某個生命的成長都是一件很棒的事。「好像成為更有能力的大人後,可以試著彌補小時候無能為力、不知所措的那一塊。」
這一路的磨損與疊加,都重新替兩人的文學世界構築不同的樣貌。以夏夏來說,過去她從未想過自己是能寫童詩的。「看著小孩從無法理解語言,到吐出文字,並且嘗試把句子組裝成對的樣子……真的好像看到宇宙在你眼前誕生。」因為驚奇於幼童語言的拆裝組合,促使她想要「跟孩子再建立一次屬於他們的語言。」因而陸續有作品產出,那些詩作多是生活片段,日常經驗的積累,「昨天發生過的事情,今天有可能就變成我的詩。等他們放學以後,我會說:『媽媽有寫一首詩』,再像分享禮物那樣念給他們聽。」
文學的界線在孩子的世界徹底消弭,詩作是禮物,也是遊戲。夏夏的孩子一次也未曾迷惘與詩作或故事的分野,甚至在這樣尋常的分享經驗中,她那一個四歲、一個兩歲的孩子竟也展開了自己的創作。「他們還沒有文字的概念啦,所以我就錄音,讓他們自己唸唸唸。其實他們就是在模仿媽媽,你會驚訝小孩的記憶力,當下他們可能還無法反應,不過聽一次就會記得很久。」
聽聞這些分享,秝緁的神情閃爍著光,她的孩子一歲多,對於夏夏的育兒經驗,多是驚喜。然而焦點回到自己身上,她只一再重複:「我太不會當母親了。」《Homework》刊物其實正是環繞著這個焦慮應運而生,「之前我們進行了一趟家族旅行,拜訪不同的家庭。看見各式各樣帶小孩的方式,開始覺得養小孩不一定要跟書講得一樣,那些標準的 SOP 都不存在,我受益很大。做這本刊物也是想,也許可以讓更多人理解這件事──我們都不需要太為難自己身為新生父母的心情,每個人都不一樣,放鬆一點也可以。」
試刊號「要吃?不吃?」便是依循著這份念想出發,從食物輪廓出一個家的模樣。對秝緁來說,這不僅是一份能夠凝結家庭的讀物,亦舒緩了她部分的擔憂。「原本一直很緊張啊,因為我的小孩生長曲線偏低。一直到做了這個主題之後,覺得父母的心情是僅僅影響小朋友的,我們可以更放鬆看待吃飯這件事情,也讓他更享受吃每一餐的過程吧。」語畢,秝緁笑嘻嘻地說,這樣講起來,「做這份刊物,反而也是讓小孩有種賺到的感覺?」
然而,無論文學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雜誌專刊、圖文探索、童詩或者是其它──夏夏認為那都類似於孩子遊樂場中的遊具,都是「串連在一起的」。孩子在溜滑梯、攀岩、單槓……各式不同的器具中穿梭遊樂,創作者亦未嘗不能將自己的創作視為形式不同的遊樂器具,恣意奔走。
如是看來,無論下筆內容為何,我們都是在遊樂場上自由探索的人們;無論書寫者,或者是閱讀者,也都成了玩在一塊兒的人啦。
採訪撰文|郝妮爾
宜蘭人,東華華文所創作組藝術碩士。「向予書苑」負責人。出版散文集《我家,或隔壁》、長篇小說《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創作範疇橫跨散文、小說、劇本、童話;同時耕耘評論與採訪寫作。
攝影|林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