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平常相遇當月作家 【當月作家】我的內心有著一團火─雷驤

【當月作家】我的內心有著一團火─雷驤

by 崔舜華

是畫家,是作家,是電影人也是攝影師,縱使經驗過病累與傷別,雷驤依舊持續著他豐沛的創作能量。新作《風景》之中,有著無限的寬容,亦含納無限的懺情。旅行的見聞如珍珠,闇夜的狂想如荒夢,而雷驤依舊不斷地寫著,寫著漫漫人生裡,每一個記憶的浮烙,每一場似夢的真實。

風景的生命美學

Q 來到「獻給Amy的第三十六本書」,新書《風景》中這樣的題獻,彷彿指涉著你與身邊人共同走過的生命風景,因而取定這樣的書名,經歷過常人難忍的病痛與離別,你是怎麼去握取生命中最重要的「風景」?

A 對我來說,風景從不是獨立的片段,而是一幅連續的長長的卷軸,每個畫面之間有著前後的關聯性,如果把卷軸展開來,它就是流動的,而我的眼睛常隨著風景的流動去瀏覽。

至於為什麼題名為《風景》,因為這個詞彙很概括,也很全面,它意味著眼見的具體風物,也意味著內心的感受變化,因而統稱為「風景」──多美的題名啊!我覺得很恰當。

Q 推薦文中,黃錦樹以「初心」二字來囊括新書的核心,但其中,我讀到的關鍵字卻是「懺情」二字(譬如追憶少年沙究,譬如寫文季眾友,譬如〈爺爺的懺情〉一文)──在初心與懺情之間,您會覺得哪個部份的比重較多?或者,您心中另有其他更具體的形容?

A 從初心到懺情,這之間有一段過程,這過程是個人成長的過程。當你成長了,你的智慧增長了,不免對你的過去,感覺到一些不是很妥當的地方,由而有一種自省,這是一種追悔。

〈爺爺的懺情〉一文起源於我的小孫女,她是一個很有文學性的孩子,雖然才十五歲,讀的書也很多,某天她有點情緒,拒絕我要求她朗讀的舉動,我也表現得很不開明,惹得兩個人之間有點疙瘩。家人後來勸我最好跟孫女和解,到我這個年紀,凡事比較容易懺悔,所以我寫了封信給她,而她怎麼回我呢?她告訴我:「春花秋月何時了?爺爺,過去的事忘了吧。」這是她給我的諫言。

對於所有過往發生而追悔莫及的事情,我很難形容出一種具體的感覺──說穿了,有什麼追悔得及的事呢?並沒有的。任何發生過的錯誤、想改變的事實,因為時機已經過了,所以大多不能有所改變,只能無奈地接受。就像我已經去世的朋友七等生,我們從小混在一起,喜好相近,彼此砥礪、扶攜了很長一段時間,從我們十七歲的交往到後來的漸行漸遠,也說不上什麼原因,但他的死訊帶給我的哀傷很巨大,這時候根本沒什麼可以稱之為追悔的具體事實,不過是人生的卷軸瀏覽到這個頁面,大抵是一份無奈罷了。

 

不曾斷絕過的創造的火焰

Q 讀完新作,我印象尤深的是「旅行的銅版」這一卷,卷中既寫出了各種旅行中的種種細節、往昔不可追的吉光片羽,以及你所鍾愛的畫家相關的所見所聞。請問你覺得旅行之於人生,扮演著怎麼樣的角色?在疫情時代,我們無法跨出國界去做具體的旅行,人生是否就缺乏了某種風景?

A 對我而言,五、六年前經過一場大病以後,我失去了可以像以往那樣四處旅行的健康,斬斷了重新觀看風景的機會。然而,過去所有的旅行,在這時卻可以成為胸臆之中咀嚼的養分,因為風景會反覆浮現──我稱之為「咀嚼」,是因為這不只是往日見聞的重現,而是在重現時產生新的體會和體驗,從當下重新再觀看彼時候世界的景象,因此,旅行在我的胸臆中不曾間斷的流動著。

對於當今的疫情時代,我在腦海中模擬、想像成我自己經歷過的五○、六○年代。因為國策關係而被禁足的時代的心靈,你有著心所嚮往之處卻哪裡都去不了,你所嚮往的,都從第二個現實中獲得,比如:文字、影像。等到真的政策開放之後,我自己親歷了許多從前嚮往的地方。我想到雕刻家熊秉明老師的一段話──他說,他以前在西南聯大時,多麼嚮往看到他曾在藝術史書本上看到的名作真品,等到他去巴黎求學後,親見了那些名畫,反而覺得某些真相還不如他心懷期待時那麼強烈──而我的感想也是如此。

Q 悠遊於電影、攝影、繪畫與寫作之間,迄今你仍堅持不輟的是繪畫與寫作,而書中收錄的也是畫作和文字,為什麼是這兩者?你心中還有著拍電影的念頭嗎?攝影的位置又落在哪裡?

A 我常常舉一個例子:我就像在海灘堆沙堡的小孩,積聚沙子,塑造成一個造型,而旁邊也有一些跟我同樣年紀的孩子,在堆著沙堡,我看他們的意圖,就感覺他們都有某種共通的傾向──將聚集的沙戮力堆高──但沙的特質是流動的,堆到某個程度就會崩塌;而我可能預見了這種結果,也可能我別有用心,所以我會在塑造出某個小小的造型之後,棄之一邊、另起爐灶,而之後塑造出的形狀這個不同於前一個,但彼此之間有著互相觀照的關聯,是從第一個發展出來第二、第三、第四個,漸漸地,我做的沙雕便占了很大的地盤。

上面這個例子,跟我在生命中嘗試多種創作形式的狀況有非常相似的一點──我的本心是一樣的,只不過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做了這樣的造型。比方說,我用寫作做了這一樣東西,用繪畫做了另一樣東西,但在我心中,一切出自本心,這顆本心就是創造的源頭。

當然,這還牽涉到兩個客觀的原因:第一,是你想表現的素材的特質是靠近文字?還是抽象?是流動?還是靜立?第二,你要看自己想創造的條件是否能客觀達成,譬如你要寫作,你展開稿紙,就可以動手。最容易而直接;然而,若你要寫一部長篇小說,得要有比較多的考慮;更不用說你要拍一部電影,牽涉到的人員、財務更多項。對我來講,分別堆不同沙堡的行徑,如同我選擇不同形式的創作,我的胸膛好比地球的核心,內心裡有一團火,一直澎拜洶湧地不停燃燒,正當火焰激動之際,終於找到地殼表面比較脆弱的一點,因而湧動、爆發出來,暫且紓解了地心的壓力──這對我而言是很恰當的比喻,在我平常的內心活動中,有一股向外噴發的慾望,在各處爆發爆發出來,形成許多不同形式的創作。

另外,我所說的還牽涉到每一樣創作形式除了物質條件,更有技術層面的考慮:寫作,若沒有掌握文字的能力,是不可能開始的;拍電影,沒有掌握製片全部流程關鍵技術,是不可能起步的。我在這方面比較幸運,我的遭遇,也是我們那個年代的普遍現象,那時代並沒有接受專門訓練的養成機構,我後來從事電視工作二十年,拍了很多紀錄片、報導片,但我先前所有的經驗只是來自於家庭照相機的攝影經驗而已──假如說還有什麼,那就是家中的八釐米影片的拍攝,也僅止於家庭的活動。

但我碰到一個機會:當時我在一間視聽教育館工作,那裏有不少專業器材,包括十六釐米的攝影機。某天,某個大人物要來,館長就問:誰會拍?來記錄一段!我就用八釐米的概念去摸索十六釐米的機器,不久後,我就成為館內的第一把手,因為我製作了一段教育影片《北京人》獲獎,往後拍攝機會就多了,大抵就這樣。

我的意思是,那時候記憶中沒有太多階梯式的認證。公視有位節目部經理,當年一直跟著我們攝影隊做助理,扛機器、扛腳架、清鏡頭,有次我們的攝影師拿翹,不來了,我便叫他:小張,你拍!他當然熟悉機器,拍完那集就拿了金鐘獎!也就是說,你有沒有聰明?有沒有機會?有機會,你就可以成功,我那時代的幸運大概如此,否則像我沒有背景、沒有後臺,還可以做那麼多片子,想起來那簡直有點荒謬啊!

對自我與世界的總報告

Q 經驗了生離與訣別、病傷與人生的總總嗔癡苦痛,對你來說,創作二字,意味著怎麼樣的生命與生活的價值?

A 跳開藝文的、藝術的創作,任何實踐都是某種創作。光談藝文方面的,剛剛所提的所有人生的情狀,我覺得,創作者的優勢,是得到了一個總報告的機會──任何的變遷、苦難、喜悅或者哀傷,都透過創作而得到向自己或是對世人的報告的機會。

這份報告很長,要分不同時間慢慢進行,但總地來看,比如我自身的報告,就在那一百四十多部的片子、三十多部書裡面。這是思索整理的結果,是具體可見的結語。

Q 最後,想請問,你認為身為一名創作者,能維持終生創作能量不輟的最重要的關鍵是什麼?而若以一種運動家自喻,你會如何自況?

A 我思考了這個問題,總歸結為兩句話:好奇與挑戰,窺視與撫平。第二句話由第一句話衍生而來,「好奇與挑戰」比較容易解釋:人生,在這趟道途上所發生的事情,許多是未見的、新鮮的、觸動人心的,引發你感到好奇。而下一步,則是感受到一種挑戰,好奇被引出之後,不可能完全不回應,你必須去探索、去挑戰,當你接受挑戰,接二連三地,就變成某種骨牌式的效應:好奇,承應,挑戰。

而「窺視與撫平」在我的解釋裡,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命題「好奇」這件事情,是出自好奇地窺視,而撫平則是挑戰出一個比較合理的結果,這樣在心靈上就得到某種撫慰。所以這句話是一個副題。

如果用一種運動家來比喻自己,我會將自己說成一個長夢者,即使在睡覺的時候,腦部也有許多活動發生,累積許多的想像,這也是一種運動吧。

《風景:昨日的,今日的》
雷驤,東美文化

題獻為「獻給Amy的第三十六本書」,雷驤的新作《風景》,囊納了對往昔的追索,對家人的摯情,對故人的唏噓,對當下的熱情。如同胸臆之間燃燒著火焰,身為畫者與作者,雷驤不斷迸發出令人驚豔的創作能量,猶如太陽永恆散發著輻射的熱度。這部書,是對往咎的寬容,是對傷痕的理解,是時代的光影,也是生活的風景。

採訪撰文|崔舜華
一九八五生。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詩獎、時報文學獎。有詩集《波麗露》、《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婀薄神》,散文集《神在》、《貓在之地》(2021)。

攝影|小路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