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Home 藝文行事高雄青年文學獎 作家對談|高雄的文學,文學的高雄(上)

作家對談|高雄的文學,文學的高雄(上)

by 周紘立

作家眼中的高雄風景

王聰威(以下簡稱王) 在座各位都是出身自高雄,或與高雄有著密切關聯的作家,在你們的心中,高雄最深刻的風景是什麼?

楊佳嫻(以下簡稱楊) 我是在前鎮長大的,那裡是比較老的區域,工業痕跡比較明顯。縱使後來搬家到北高雄,我總會想起前鎮特殊的空氣。以前,前鎮風景不那麼美,前鎮河尚未整治,髒到連高中附近工廠的煙囪開始排放硫酸錏的黃色氣體,學校就提早放學。返家路上會
經過兵工廠,女生經過阿兵哥還會大喊:「學妹不要走!」

李進文(以下簡稱李) 退伍後,我有半年去台南當編輯,之後在高雄擔任六七年的記者,剛開始專跑環保線,剛剛佳嫻說的內容讓我感受很深, 那味道令人受不了, 我暗想:「住在前鎮怎麼活得下去?」前鎮河黑的跟油一樣。記者工作比較能全面接觸高雄這城市,高雄兼具「大意象和小細節」兩種特質。大意象是指草莽、遼闊;小細節是個性細膩、重感情重義氣。

潘弘輝(以下簡稱潘) 我出生在小港區的婦產科,當時診所旁邊是一條河,現在變成了路。我當兵時在高雄當海軍,役畢後來台北做副刊編輯三年,又回到高雄,前後住在高雄的時間應該有三十年了。

我對家鄉的印象是我妹在長榮海運、我爸在台電興達港工作過、三姑丈是漁夫,家族跟海都是連結在一起的。我住在小港,那邊種植甘蔗,有間製糖廠,我阿公也曾在那裡工作過;國中騎腳踏車時,空氣裡漂浮著糖蜜,以及酵母菌的香味。

陳佩芸/攝影

楊佳嫻
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台北詩歌節協同策展人。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少女維特》、《金烏》,散文集《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

王 在求學、生活或工作的時光裡,高雄帶給我們文學靈光與寫作契機,請分享自己與文學初次邂逅的情境?

 高雄當年有一份救國團刊物《高青文粹》,是中學必訂刊物。那年代資訊不發達,我們壓根不知道其他的投稿管道,看久了,就開始投稿。當時的總編黃漢龍先生很熱心,會找我們這些懷抱文學夢的小朋友去咖啡館聊天,告訴我們哪些作家的作品該看,文章如何寫,開放自己的工作室給我們閱讀,前提是不打擾他。這段經驗對我來說是非常特殊的啟蒙。

 我結婚、生子都在高雄,對於家庭的責任,我常在生活跟興趣之間踟躕。總是自我詰問: 能不能寫?要不要繼續寫?剛好,那時是我得最多文學獎與大量投稿副刊的階段,正猶豫要不要往下走時,得獎與投稿的作品逐漸累積,於是產生「乾脆集結一本書吧」的念頭。我不了解該如何出版一本書,太太若無其事地說:「自己裝釘好,投去出版社,即便被退稿了,又沒損失!」很幸運地,我接到隱地先生一通電話,於是我就在爾雅這樣知名的出版社出了第一本詩集,也就是說,我的第一本詩集是在高雄完成的,因為這本詩集的鼓勵,我才能繼續往下寫。

 我跟進文比較像,也是大學才開始寫作。文化大學文藝創作系是吊車尾考上的,那時課堂上的老師有張曼娟、翁文嫻、張大春、李昂等,親炙前行者的風采。我在大學寫的作品都沒發表,直到當兵後將稿子丟給《民眾日報》沒想到一投就中,建立了寫作發表的初步信心。

陳佩芸/攝影

李進文
1965 年生,臺灣高雄人。現任聯合文學出版社總編輯、創世紀詩社主編。有詩集《一枚西班牙錢幣的自助旅行》、《不可能;可能》、《長得像夏卡爾的光》、《除了野薑花,沒人在家》、《靜到突然》、《雨天脫隊的點點滴滴》,散文詩《微意思》,散文《蘋果香的眼睛》、《如果MSN是詩,E-mail 是散文》與圖文集、繪本等多種;編有《Dear Epoch ── 創世紀詩選1994~2004》等。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臺北文學獎、臺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2006 年度詩人獎、文化部數位金鼎獎等。

書寫高雄的甜蜜點

王 假設各位要書寫──或已經書寫過了──關於高雄的主題,你們認為,怎麼樣的題材是最能代表高雄特色的?

 我出了好幾本書卻很少提及家庭。對我來說,這是刻意規避的記憶。想起來,在成長的過程中,修文街是沒有鋪水泥的, 二聖路甚至偶有牛車經過,上頭載著糞桶, 三多一帶則會有許多標榜「純」的理容院, 這些成長中目睹的市井風景,是比較吸引我下筆的部分。

 我家茄萣就在大海邊,但我很少寫關於海洋的作品,有機會的話想專注地寫看看。雖然斷斷續續往返高雄和台北之間,高雄這些年改變很多,若要寫高雄在地題材,或許必須回去住一段時間,這樣一定會有新的感覺。言駱駝山是珊瑚礁岩,裡面有很多日本時期的防空洞,有一個阿嬤在那邊賣蠟燭,蠟燭放在舒跑的鐵罐,提著進隧道探險。這座山很有多的開口,進去後會從另個地方出來。這山隔在小港、鳳山跟林園之間, 其中有個隧道可以從小港出來,這使我想起卡夫卡的〈巢穴〉。

 去年,我幫勞工局採訪了視障朋友,他們之中有的全盲、有的弱視, 有人靠著聽錄音帶考上公務員,也有全盲的朋友工作是教盲人聽打,這些讓我有很獨特的感觸,如果有機會,我會想書寫這方面的題材。另一個計畫,是關於小港區的地緣書寫,我已經採訪部分老太太、老先生的在地故事, 也會是個連結。至於下一本書的話,可能還是跟宗教、生命觀等概念相關的題材,這是我比較感興趣的方向。

陳佩芸/攝影

潘弘輝
1968 年生,高雄人。 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畢業。 曾出版詩集《恆星物語》、小說《脫軌的牌戲》、《迴旋木馬女孩》、《拜月》、《夕陽山外山──李叔同傳奇》、《水兵之歌》等。

周紘立
1985 年生,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現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102 年散文選》、《103 年散文選》、大陸《美文》雜誌等。獲國藝會創作補助。出版散文集《壞狗命》、《甜美與暴烈》,舞台劇劇本《私劇本》、《粘家好日子》等。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意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