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的自然 「地球・脈動中──生態與藝術特展」
previous post
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因為人類文明建立在人對於大自然資源的運用與發明上面。但是人類卻因為不斷對大自然資源的運用與開發,從工業革命以後,大量生產促使人類大規模為掠奪大自然資源,陷入工業資源掠奪與控制權力的帝國主義開發的競爭漩渦中。
亞洲大學榮獲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公布「二○二三世界大學排行榜」全台第四名佳績。今年更與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合作推出「地球‧脈動中──生態與藝術特展」,饒富意義。一九九五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保羅・克呂詹(Paul Crutzen)在千禧年前一年提出「人類世」(Anthropocene)這個嶄新的理念。他認為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可以成為一個新的地質時代。這種觀點立基於人類的文明活動,對於地球的地質形成、空氣汙染以及地球升溫等效應。人類的文明發展改變了地球的生態變化,直接與間接皆影響地球變化,譬如溫室效應南北極冰帽溶解,海水水平面上升,低地島嶼生態面臨危機;核電排放冷卻水,工業廢水排放等,除此之外,還包括人類狩獵造成物種滅絕。
不論「人類世」語彙是否成為人類改變地球結構的專門術語,就現實而言,人類文明活動的確對於生物產生延續式微、滅絕活動,或者因為礦產挖掘而改變了地質,以及地貌。
二○二一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三人,其中對於大氣研究的真鍋淑郎(Syukuro Manbe)、哈賽里曼(Klaus Hasselmann)提出準確預測大氣暖化現象,對於地球氣候知識以及人類如何影響地球氣候的研究奠定基礎。人類必須翻轉自身與大自然間的關係,即使連看不見的大氣變化都影響著文明延續與否,這種文明不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或者一大洲而已,而是生存於地球上的所有人都遭遇著在地球上所發生的氣候變遷。只有拉近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如同詩人、畫家將自己與大自然產生緊密的關係,成為一種超越現實的感知,而非一種資源掠奪與挖掘
科技除了作為對於大自然資源的運用,還可以讓我們重新認識大自然。這種大自然奧秘翻轉一個基本命題,那就是認識大自然後才能重新建構出自己與大自然間的紐帶關係。科技發展往往與生態保護不太容易產生直接連結關係,然而這次展覽是台灣首次在美術館展示生態與藝術之間的展覽,高度科技成果翻轉為讓我們進一步可以身歷其境地進入自然。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花費數年拍攝完成《大翅鯨洄游》、《珊瑚》生態影片,透過高顯像8K投影機投射,彷彿置身大海底層,感受到大自然生命奧秘,透過研究論述地球面臨的生態危機。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突破種種困難,獲得BBCearth授權,展示《地球脈動2》、《藍色星球2》影像精粹,同時展示台達電自製生態影像。在BBC地球影像中,可看到極端環境下的生物分別有「高山──山之巔的生活」、「天篷──樹頂的生活」、「低地──大草原的生活」、「海岸──躁動海岸的生活」、「淺海──陽光海域的生活」、「深藍海洋──廣闊海洋的生活」以及「海底深淵──暗無天日的生活」,這些圖像表現各種生物在極端環境下的生命奇蹟。亞大創意設計學院師生創作浸潤投影、互動科技以及光雕影像《礁》,使觀賞者的身體與大自然脈息緊密關聯。
生態永續發展是世界議題,然而生態危機每天持續發生。科技介入自然之外,畫家的眼睛如何探索身體外的大自然,進一步轉化為和諧與共存的積極影像?
本展區分為四個子題:江賢二「生命律動」展現出與大然相處中超越感知的色彩與律動。黃銘昌「心田諦觀」是他數十年來對於水稻文明、自然風貌冥思與對話的縮影。「雪泥鴻爪」是楊恩生親赴南極彩繪企鵝生態帶給我們極地奇蹟。「寂聽山風」呈現寧靜的自然樣貌,畫家葉子奇在虛靜狀態中凝視大自然的躍動氣息。
科技與生態、人文與藝術在這次跨域展覽,體現科技所擁有的溫暖的人文關懷精神,帶著我們面對危機,以期許與希望邁向未來。
二〇二二臺灣文學巡禮活動十一月八日跟著文學去旅行,邀請作家阮慶岳即席演講以建築、文創與藝術共融為題,歡迎讀者報名參與。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潘館長當日做現場導覽「地球・脈動中——生態與藝術特展」。
報名專線:02-27666759 轉 5101 韋小姐
文|潘襎
現任亞洲大學通識中心專任教授兼附屬現代美術館館長,日本神戶大學藝術碩士、法國巴黎第十大學美術史DEA文憑、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美術史博士候選人、日本國立大阪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美學藝術學)。曾任台南市美術館一館、二館開館館長、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主任等。國立台灣美術館諮詢委員等。《新古典與浪漫主義美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等著作、翻譯、編輯四十餘冊單行本專書,相關論文、評論數百篇散見雜誌、期刊、論文集、報紙。
圖片提供|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