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一年,黃崇凱出了新的長篇小說《新寶島》。背景設定非常離奇,二○二四年五月二十日,台灣新任總統就職(新總統不但有鄒族的身分,還是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當天半夜,台灣島上的人(不含離島)突然跟古巴人交換了位置。比方說某人原本在科學園區穿無塵衣輪班工作,突然就被交換到古巴的某個馬車工廠,WHAT THE?
這場「大交換」,帶出太多台灣與古巴的自我身世認同倒錯與重置。由於兩地分別處於中國與美國當今世界兩大強權旁,也是地緣政治衝突核心,對兩國人民來說,「上下左右」都被混淆了,一切腦內的政治原則都必須重估。
在訪談黃崇凱時我問他「這本科幻小說的設定云云……」,但崇凱立刻正色:「這本書不是科幻小說喔」。黃崇凱不是要說一個科幻故事,雖然背景虛幻架空,其實是要談真實,被後天建構的,根植於腦袋內的意識型態的那種「真實」。
他不是要取悅讀者,不是要寫一本可以配「茶の魔手」(南部才有的飲料店),開心消磨週末時光的科幻小說,而是要給予我們腦袋重擊、又或者說強制大腦的肌肉健身。又仿若搶去「茶魔」,再硬塞給我們「自由古巴」——一杯混搭殖民地蔗糖經濟象徵的蘭姆酒,配合美式可口可樂,再加上一點萊姆汁,強迫我們品嚐拉丁美洲百般酸甜。
是的,這篇小說最重要的,就是刷新自我認知這件事,可能是刻意寫來就要困惑我們的政治隱喻文本,是要讓我們重新開機的思想實驗——
我們到了一定年紀,累積社會經驗,看事情的方式可能會越來越定型。例如說,年輕時什麼音樂都聽一點,但年齒稍長後,好像非哪個記憶中的曲風不可。這樣的品味養成或可比擬意識型態,它是基於階級、信仰、教育程度乃至國家認同,成長過程中所逐步搭建的思維系統,反映在我們如何觀看、理解這個世界。
人類是社群的動物,我們會不斷交換、徵詢與排除差異,幫助我們串起共同的想像,讓彼此身心得以安適。例如,「台灣」作為共同體,是讓我們可以使用同一套文化及語言、分享同一套迷因、彼此關懷並連結、共同處於捷運密閉空間而不感到焦慮的想像。
而意識型態就跟音樂品味一樣,經過殘酷的人生不斷的磨鍊鍛造,這套想像的框架終將越來越僵化。如果我們不設法接受外在的訓練,最終會形成一套習以為常,但卻又非常固執的反射性系統,輕則成為刻板印象,重則讓我們成為某種特定狂粉,例如偏執認為「人不照天理,天不照甲子」的那群人。這跟音樂品味需要訓練一樣,只窩在舒適圈(雖然真的很舒服啦),就會錯過其他美妙的音樂類型,肌肉也是需要訓練的,不然就容易弱化然後到處代償受傷。
這本書也是從聽閃靈〈皇軍〉聽到一半切換到 Taylor Swift 的〈Shake It off〉的一次跨界嘗試。例如說台灣人被迫交換到古巴之後,突然發現古巴只有關達那摩灣有麥當勞,所以大家想吃大麥克,只好不遠千里跑到關達那摩灣去買。因為古巴是社會主義國家,當然不容許象徵跨國資本主義的麥當勞存在,而關達那摩灣是美軍的租界,所以裡面不僅有資本主義,還有軍事重地,也有關押「美國的敵人」的重裝監獄。理解到這一層「地緣政治」關係,或許排隊點大麥克的台灣人們,會突然產生一種「細思極恐」(中國用語)的感受,原來跟美國這麼靠近,還敢跟美國對幹的小島國就是這樣的處境。
雖然台灣人如此投入二○二○年美國選舉,由於我們熱切地想透過川普連任緩解國家認同的焦慮,簡單地說,川普讓我們看到台灣獨立的一絲絲微光。於是我們支持共和黨的程度,甚至更超越許多美國公民。
但假若我們來到古巴,最大的軍事威脅變成美國呢?美國對古巴長期貿易禁運,導致古巴的經濟困頓,只能依賴觀光業作為主要收入,哈瓦納街上四處可見帥氣的六〇年代古董車,事實上是無法自由生產貿易的結果。地緣政治的強烈變化,會不會讓我們對「美帝」有全新的認識?
又或者再翻轉一遍,台灣很多青年(比方我)曾嚮往擁抱切.格瓦拉仿若打倒一切陳舊腐敗體制的革命英雄形象,想到哈瓦那朝聖。但萬一交換到古巴,發現公共建設不足,整體社會充滿無望與匱乏的氣氛(沒有網路也太崩潰),我們對於古巴的美好嚮往是否會改變?
小說太多的可能性,我作為台文所畢業的讀者,難以想像為何台文所校友能成功轉型為充滿魅力的政治領袖?更何況他是鄒族高一生的後代,又如何處理百年原漢矛盾與白色恐怖掙扎,以台灣目前的社會狀況,會否淹沒在藍綠白黃、統獨左右乃至原漢社群之間無盡政治口水戰當中呢?請讓我們盡量想像,盡量懷疑我們曾經相信的一切。
黃崇凱要讓我們想像另一種政治結構。並不是要打破一切框架——不是要品味翻轉到瘋狂愛上抖音神曲,也不需要成為安那其主義者。不一定要符合某種善良守序又或者混亂邪惡的框架,我們可能有一個座標,但同時看向遠方,想想我們可能錯過、與現在不同的自己。
如同台灣可能在某個時空中,在太平洋戰爭中被美軍登陸襲擊,台灣島民死傷過半,至今對美國感到恐懼害怕;有可能美國政府強制從國民黨手中接管台灣,並確保台灣獨立與中立;當然,或者韓戰未曾發生,共軍進攻台灣,省工委地下黨成功滲透並瓦解國民黨,蔡孝乾成為台灣省省委書記,簡吉與高一生也各就其職,參與建設「新中國」。重新想像過去,讓我們更能理解未來。
總之,意識型態可以堅定,但總不該是固執的線性。歷史與政治的複雜性讓人迷惑,但正因為有此迷惑,才有辦法讓我們更明白自己「可能」是誰?可能不再是誰?閱讀《新寶島》,你的腦袋將在五分鐘後重新啟動。
《新寶島》
黃崇凱,春山出版
二○二四年五月二十日,臺灣新任總統宣誓就職,正式開啟史上第一位原住民總統的新紀元。慶典般的氣氛才稍稍褪去,跨入二十一日午夜時分,由於不知名的原因,臺灣與古巴兩座島嶼的住民發生了大交換:兩千三百萬臺灣人在鄰近美國的古巴島上醒來,眼前是陌生的加勒比海。一千一百萬古巴人則來到臺灣島,隔著海峽與中國相望。兩國人民互換到相隔一萬四千五百多公里的陌生島嶼,劇烈擾動國際地緣政治的秩序,也瞬間改變兩個島國的命運。
文|江昺崙
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現居台南,於台灣文學館擔任兼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