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ent
previous post
我得為你描述一下那個場景,依地址走下商辦大樓的階梯,裡頭傳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旋律,那是座隱身於臺北南京東路鬧區的一個地下室 —— TAAZE 195音閱生活空間,前來迎接的正是博客來創辦人、TAAZE 讀冊生活董事長張天立,「歡迎來到全臺最低階的音樂廳,享用最高級的享受。」
我們時而對談,時而聽音響傳出來的樂音,每每在歌曲畫下休止符之時,感嘆樂器延音所帶來的餘韻。張天立語調起伏充滿著戲劇感,語頓靜止而後大聲的闡述想法,再用笑聲揶揄時事一番,接著再度停下思索問題。
助理在音樂停止的一瞬,為我們按下冷氣開關,又在張天立按下播放鍵的前一刻停止了涼風的吹送,深怕多餘的空氣影響了器樂細節的表現,他說:「臺灣的音樂教育問題在於,大家沒聽過好的音樂聲響,因此難以知道好的聲響為何。同理閱讀也是,不知道閱讀跟自己的關係,便無法用閱讀來解決問題。」
關於閱讀,張天立想起約莫十年前一場位於中山堂的音樂會,受邀於圖書館界友人而至,身旁位置坐的是時任淡江大學圖書館館長的黃鴻珠,兩人聊起臺灣每年十二月的圖書館週成效,喜歡提問的他問對方,「如果我們換個方法推廣閱讀呢?」
「我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但為什麼很多人無感?」談起現代人疏於閱讀,甚至未翻書便稱自己有閱讀障礙,其話並非否定閱讀,而是意在方法,「我們的問題並不在閱讀,在於沒有啟發大家思考。」
在張天立擔任中輟生義工導師的三年經驗裡,讓他深刻感受傳統教育裡這些相對弱勢的孩童與書的距離。「我的方式是講故事、問問題。」用引導的方式,讓故事與孩子產生連結,「他們會問:然後呢?我便告訴他們去書裡找答案。」
既然說故事如此重要,那他是如何被故事給吸引?追溯張天立的學生時期,他憶起就讀建中時一位劍橋歸國的歷史老師給自己的啟蒙。
「以前念理工科,歷史是不考的,大家都在桌底下看課外讀物,」但歷史老師說故事的敘事調度能力,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將錯綜複雜的歷史轉化為小說般的生動畫面。
拿起《橡皮推翻了滿清》、《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兩本書,張天立談起了中國北宋時期的新舊黨爭,舉王安石、歐陽修兩派為賦稅及租庸調法起爭執,進而演變成排除異己的奪權問題,「中國歷史上許多朝代的衰亡,就是管理制度發生差錯,以及由經濟衍伸的社會結構問題。要從故事裡,去發現結構裡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將鏡頭拉回現代,我們身處資訊流通快速的科技社會,不同的人每天有不同的議題要去解決,每個媒體都在搶眼球爭注意力,時間變得如此珍貴,「當我們談論閱讀時,不能流於單談閱讀,閱讀的最後要顛倒過來思考,提問後要如何解決問題。」
「我們從書中或其他資源來找答案,我傾向於所謂的『學思行』,即學習、思考、行動。」無意中置入了公司的名稱,張天立也特別解釋網站因為欲接地氣,而化名為「TAAZE 讀冊生活」。他說,「通常大家會理解為臺語的發音,但那其實是中文正音,孔子講的讀冊就是竹簡成冊,在沒有紙張的年代閱讀就開始了。」
既然學習、思考、行動這三項是貫穿張天立對於解決問題的核心,我們就得探問那些過程是如何在原生家庭教育中實踐出來的。「我不認為自己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但很幸運的在面臨彼時沈重聯考壓力之際,身為企業家的母親給了張天立學習的工具,「那成為我人生裡的第一次翻轉。」
「她教會我如何制定讀書計畫,」從母親手中接過空白筆記本的他,開始填格子,規劃時間、擬定進度,「重點是畫線的方法,第一次用鉛筆畫,第二次換藍原子筆,再來用紅色的,如果仍背不起來就用更粗的麥克筆畫。畫得越多看得越少,效率就提高了。」
轉頭看這座聆聽室兼書房的長形空間裡,每一面皆代表著張天立左右腦裡不同的角落,一方依著黃金對稱的三角比例擺設那對落地式的 ENIGMAcoustics 喇叭,另一端擺了張閱讀桌,張天立常在此閱讀身後陳列的書,邊用手上的遙控器播放歌曲,彷彿這裡是一座獨立於世的島嶼,容納他左腦的理性思考及右腦音樂海裡的感性,成了張天立心中的一座 never land。
我目光往張天立的書櫃一掃,欲探究一個網路書店創業家的書房會是什麼模樣,眼前掠過的書籍並非想像中的那般文學經典滿堆,至少不是我所想像的書房陳列方式,他的閱讀比預期的實際且效率許多,從社會科學、功能醫學再到跨領域的各類工具書,呈現他腦中運作既雜且廣的思路,他解釋:「社會問題要從結構去看,看是人口、管理問題衍生了經濟困境,還是其他環節出錯,形而上跟實務上落差過多,沒有現代化的工具就會無法解決問題。」
張天立有著典型受過美式訓練的創業家思維,「逆向思考」、「問對問題」這幾個關鍵字顯現了他的面對挑戰時的思考核心。腦袋轉速很快的他,熱情地將腦海中的想法給分享出來,有時就像一班高鐵,直直往前開過去,不斷地拋出想法、建議,目的正如同他從閱讀的過程中所追求的 —— 解決問題。
時間感比他人快速很多的張天立,即使工作間歇的休息也不想脫離效率二字。在助理送來晚餐的幾分鐘內,便當即被吃素的他一掃而空 。他不囉唆的個性習慣直球切入正題,但在切換之際,他說了句與開頭碰面時一樣的邀請:「讓我們再來聽首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