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琳是個低到土裡開出花來的詩人。所謂「低」,指低調。在詩人爭相於社群媒體上發聲,所謂文學生涯乃是由大量邀稿、評審、講座組成,得獎時要自曝且時事發生時趕緊有詩為證證明我沒離地的年代,張繼琳低調到不可思議。假如想讀他的作品,得翻閱宜蘭詩人為班底的《歪仔歪詩刊》,有時候會出現在《自由副刊》以及選集或合集,也得過重要文學獎,詩集印量通常很少。怎麼說呢,這樣存在方式,更靠近網路尚未出現之前的詩人狀態。
這次,張繼琳一口氣推出《瓦片》、《雜草》、《野花》、《泥巴》,書名合起來,就是一幅鄉土圖像,台灣鄉鎮名字也一再現身,不過,如果要以習見的鄉土、新鄉土、鄉鎮書寫、地方感等觀念來媒合,就會發現一概不適用。追究原因,首先可能是詩人有意識地避免在寫作上與既成觀念重合;再者,詩人著意的並非藉文字結網以抵抗時間帶來的墜落,故缺少可資辨認、對號的繁複時空細節,而是藉由詩集各處之間未必明顯的呼應,展現出生命的困惑與現實的嘲諷,但這種困惑與嘲諷未必表現為針對具體事件;同時,短詩這個文類本身就不是為了全景呈現而誕生,它尤其看重淬鍊、偏隅、隻眼、出格。總的來看,張繼琳這幾本詩集的表現朝向簡明,疏淡,不怕重複,有意拔高。
為了聚焦起見,以下只舉《瓦片》裡的詩作為例。瓦片看似分散的個體,又可以聚集為明確秩序,本書各詩作也是如此。
一、石頭記
〈自然課〉一詩替石頭下了定義,「古老的岩石╱我讀出你的年齡╱你是地球形成初期╱留下的活口之一」,仍持續碾碎、風化的,都是浩劫餘生,時間的舍利。石頭可以和人產生什麼關係呢?在傷害與工具之外,〈石頭之二〉說,「一粒石頭╱被烈日曬出╱岩漿--」,地質變化過程中應該是岩漿凝固為岩石,詩人卻反其道而行;岩漿比石頭流動,比石頭熱,可以是汗,油,淚水,換言之,岩漿像石頭燒燙的情緒:
「我有了
長手長腳
變成人形的機會……」可是冷卻後
一覺醒來
只感覺
筋骨痠痛
情緒讓無生物成了生物,在高溫時刻,似乎擁有成為人的機會。成為人--無數精怪故事的基礎,因為修行、聽法的時間積累,人以外的生物或物體,逐漸擁有變人的欲求,卻時常功虧一簣。總之,「冷卻」且「覺醒」後,只感覺筋骨痠痛,變形像夢,也像衝動,需要付出代價。石頭的「覺醒」是發現成為人是一場超負荷的運動,而非「覺醒」成為人;不把「覺醒」的特權只賦予人類。
詩人也不無嘲諷地書寫了另一種人石關係。比如〈墾丁〉,「岩石長得像人╱越拜他,就越像神」,還取了名字,變成「觀光地點╱要圍起來」。〈情節〉縮寫石頭在小說裡的意義軌跡,百廿回《紅樓夢》以頑石思凡為起點,其凡身最後出家脫俗,結束紅塵歷險,其「癡迷」過程正是小說最精采處,畢竟,沒有「迷」哪來「誤」呢?張繼琳則寫,「大家都不曉得╱有一顆石頭累了╱選擇荒郊野外╱落髮出家--」,金雕玉琢的癡迷史被摘要為「累了」,沒顏落色,重點是,對於出家的石頭來說,「我有人類的輪廓╱大家卻稱我是菩薩」,和〈墾丁〉一樣,說到底,人類膜拜的是自己的形象。
二、在野黨
《瓦片》裡常寫到「野」的存在方式,就像雜草,路花,以及人類,〈有佛〉裡寫的:
感謝一路上
由他帶路
「將我們進行
自然的野放……」
神佛的人類命運計畫,是否其實是一種野放計畫呢?去經受風雨和慾望的試煉,如〈荒野求生〉說的,「要離開╱就得翻山越嶺」,〈實驗課〉寫的,「即使身負重傷╱也要接觸天空」。當摔落以後仍然倖存,〈下午三點〉裡不禁期待了起來:「莫非╱我已經野化……」,野化意味著韌性,強壯,甚至想嘗試像猴子那樣爬回家了。
然而,這也意味著去自由,去恐懼,如〈半夜〉「每個新生兒都是╱自投羅網」,人間正是由無數關係建立起來的無窮羅網。無論如何,人類應自視為與其他生物平等連結的存在,〈受傷〉寫受傷時以樹葉貼敷,「我的皮膚╱會有耐磨的樹皮╱我能加入╱豐富的生態系統」;〈在野外〉則歌頌「野生植物╱喜歡 狂風暴雨--╱都曾歷過╱大難不死」,致於人在野外呢,往往背負重物、受盡折磨,可是野外有種力量,讓人破碎後還能重組,混入其他動物成分,「恭喜你當上昆蟲╱若是跳不過河╱就用飛的」,野放使人輕盈。
三、本地鄉愁
城市與鄉村的差別,並不在於奢華地獄與簡樸天堂,而在於人際關係的形式。張繼琳〈礁溪鄉〉一詩特別能把這種特質表現出來,而且幽默。他指出,什麼是農村人情味呢,「我們非常清楚╱對方的底細」:
種稻之外
你家養豬
我家也養豬夫妻吵架
家庭失和
「我們都曾以
喝農藥自殺威脅」
是的,農村也有自己的肥皂劇與羅曼死。
不過,一般說來,張繼琳更想指出的是變遷。〈壯圍鄉〉寫「稻田在流失╱我想了想╱今天的午餐╱會不會沒有米飯」,餐桌全球化,人與田土的關係鏈正在剝落;流失的還不只是稻田與生活傳統,「誰家掉的窗戶╱沒回頭撿╱又在原地╱被蓋起一棟新房子」,也包括快速被取替的記憶。這變遷不單單是農村,而是普遍的,文化上的掏空,精神上的躁與淺,如〈情節〉所顯示:
照片中
被拆除的祖厝
還在全國
巡迴展出
這就是台灣保護歷史的方式,紀念時都已經被拆除,研究時只剩下照片、文件與零件,我們看見的永遠是骸骨,成為被展覽物,而非生活本身。
題名為〈台灣〉的詩裡問:「在這島上╱你能走多遠?」嫌台灣小,要走出這氣悶的海島?可是接著又問,「何況,走多遠才算遠」。面對大國壓迫,台灣人對於「小」十分在意,盡力要證明「不小」,詩裡卻承認了一種主觀感覺上的「小」;「老實說╱雖然我徒步環島一圈╱仍覺得像在大學操場走了一圈」,這「走不遠」的大學操場,或許反襯了島國鄉土的親密性,也因此〈關西〉裡的設問才顯得如此凌厲、切中,包含了無數荒謬--
你們說話的腔調好特別
和我們的不太一樣「你們想脫離這個國家嗎?」
楊佳嫻
臺灣高雄人。清大中文所助理教授,台北詩歌節策展人。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少女維特》、《金烏》,散文集《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小火山群》,另有論著與編著數種。